詩人在燈前抱膝,主要描寫自己的現狀,用冬夜的燈影描繪出自己獨自壹人的畫面,烘托出壹種悲涼陰郁的氣氛,反映出詩人的孤獨寂寞,畫面淒涼,心情悲涼。在冬天的至日的夜晚,每個家庭都圍坐在壹起,吃著東西,聊著天,心情都很愉快,但是詩人呢?他只能壹個人坐在昏暗的燈光前,抱著膝蓋,和自己的影子作伴。
人、光、影構成了壹幅淒涼蕭瑟的畫面。在這首詩中,詩人率先指出了自己現在所處的地點、時間和節日,並通過指出今天的節日和季節,反映出自己處境的孤獨和寂寞。在冬季的至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熙熙攘攘,但現在詩人身在異鄉,很難回家與親友歡度節日,他只能獨自呆在寒冷的邯鄲驛站。
這裏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外面越熱鬧越歡呼,詩人越孤獨。孤獨寂寞的詩人,只能寫壹首詩,以此來驅散心中隱隱的寂寞和憂傷,把思鄉之情寄托在詩上。
抱膝燈前的影伴作者簡介
《抱膝燈》的作者白居易,少年時經歷過藩鎮之戰,立誌發奮讀書。唐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44]802年,與元稹同時被授予“傑出書法官”稱號。此後,校簿記員努力在體育鍛煉部門知識淵博,他被授予苗縣(今Xi周至縣)尉。歷任進士考官,秀才校尉,授翰林學士。在任期間,除了起草詔令,還經常寫信討論事情,積極參政議政,指出自己的不足。
815年,丞相吳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張嚴懲兇手。被認為越權,被誣蔑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22年為杭州刺史,後為短期蘇州刺史。827年,他加入了秘書的監督,第二年,他被轉移到刑部侍郎。已故的白居易在洛陽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階段。[44]846年8月卒,被贈給尚書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