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描寫炊煙的散文***2***?

描寫炊煙的散文***2***?

炊煙散文:炊煙

 小時候,我曾問過媽媽:“那裏為什麽有壹縷青煙飄到天空?” “孩子,到了響午,是人家家裏在做飯,妳看到了吹煙就趕快回家,免得大人擔心!”媽媽壹臉恬靜安祥,撫摸我的頭說。似乎炊煙成了壹個標桿,成了家的方向。

 記憶裏的炊煙,總是和著日出日落的節拍,嫋嫋升上天空。早晨,炊煙升起,提醒人們繁忙的壹天要開始了,大人們便扛著鋤頭,向著自己的田間出發。黃昏時,炊煙搖曳,向在田野裏勞作的人們招手呼喚,叫他們趕快幹完農活,趁天還沒黑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壹束束炊煙在樹林裏的村莊升起,慢慢穿過林梢。在夕陽的照耀下,如壹層薄薄的霧紗在林子的頭上飄散。

 那時候,貪玩的我成了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炊煙總是喜歡在站在瓦楞上向遠處眺望,朝著我玩的方向大聲呼喊我的乳名,叫我趕快回家。有時沒聽見,母親就會循著炊煙呼喊的方向,到山塘、河邊、山上或草地去帶我回家。我走的再遠,母親都能找到,因為我永遠不可能脫離母親愛的磁場。

 為這日出日落時升起的炊煙,總是幻想偎依在父母懷中,壹輩子不離開村子,想永久地待在母親的心裏,成為壹個長不大的孩子。

“真傻,妳壹輩子跟父親壹樣呆在村裏,有啥出息,要讀書的,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過上與城裏人壹樣的生活!”父親邊鋤著地裏的草邊對我說。

 隨著人慢慢長大,也逐漸理解了炊煙的含義。

 雖然還是十二三的小孩,和姐姐們上山砍柴,累了便看到炊煙升起,知道自己已經餓了,在沒有力氣的情況下,仍捆柴擔回家。

 農忙的時候,壹家人在田裏幹活,看到炊煙,母親再回家做飯,有時到中午壹點多母親才急急地把飯送過來,父親把籮筐倒撲,放在田埂上,放站菜盤,壹家人不顧臟亂,急急地灌飽自己的胃。

 早晨,母親急急地生起炊煙,用大柴燒火煮粥撈飯,在米還沒有變成飯的時候,趕快提著空籃到山背的菜園摘菜回家,這時,正好可以撈飯。

 土地就像壹根宿命的繩子,把我們拴在土地上,在地裏找尋生活所需的元素。壹家人在田地裏的沈重勞動只能維持基本的生計,看不到壹點富裕的跡象,拮據的讓人透不過氣來。剛過13歲,父親就開始教我怎樣去用農具,在田地耕作,總怨時間過的太慢,希望炊煙早早的升起,好讓我回家休息,與夥伴們玩個痛快。那個勞累,至今難以用文字來形容其中的痛苦,讓我幼小的心靈隱隱作痛,也激發了我要努力讀書離開村子的念頭,這也許是父親對我最低的心願吧。

 在城裏生活,看不到壹絲炊煙,心裏總有壹種莫名的失落,我的生命似乎成了壹條斷流的河。在感到煩悶或受傷的時候,就想回到村子,面對爐竈,生起做飯的火,看到炊煙從煙囪裏飄出,把我的壹腔苦惱帶走,消失在風中。

 坐在山崗,遙望炊煙,躁動的心跟著炊煙在空中舞動,壹切計較、勢利都在炊煙的擴散下逃的無影無蹤,靈魂裏不再有市儈與虛偽,慢慢歸於平靜。

 哪裏生起炊煙,就是有人紮根於那裏生活的概述,沒有炊煙,就沒有村莊,炊煙成了我的精神家園。心裏空虛的時候,記憶裏的炊煙總是及時升起,讓我從落漠中及時找到人生的標尺,時刻保持對生活的信心。

 如今,我已不能常常回家,年邁的母親卻執意留在村子,每天按時在竈屋裏忙碌,生起那讓我壹生牽絆的炊煙!

 炊煙壹個村子的全部,是紮根在土地上的人們的希望,更是村莊高高揚起的壹面寫滿母愛的旗幟,炊煙的含義就是我靈魂的含義。

 炊煙散文:紅塵巷陌,靜守四季炊煙

 人間煙火,世味涼薄,況味滄桑。花開陌上,聚了又散,散了又合,太多的離愁別緒,我已無力承受。只願讓心靈隱逸於山水之間,做紅塵凡客,靜守四季炊煙。

 曾幾何時,我許了壹場山水的相約,手持縹緲雲霧,放下心中所有的執念。在溪水無塵畔,在蘭草幽淡中,讓浮躁的心靈,可以瞬間歸於平靜。伴著清遠的韻律,聽著鳥語的低吟,忘卻曾經的煩惱,忘卻曾經的愁憂。

 曾幾何時,我諾了壹場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邂逅,趕赴壹場江南的杏花煙雨。於西湖泛舟,於斷橋佇立,追尋千年前的那場古老的折子戲。“波心蕩,冷月無聲”,也曾想在二十四橋明月夜,輕步曼妙,采摘橋邊的紅藥,歌窈窕之章。

 穿越於唐詩宋詞間,江南,就是壹個夢,不知輕輕地落進了多少人的夢裏。壹場杏花煙雨,壹剪庭院月光,壹汪西湖碧水,就這樣不知不覺的駐進了心間,讓人癡心留戀。

 壹路漂泊,行走天涯。策馬揚塵,從楊柳依依的青石巷,到落葉鋪滿的小徑;獨上蘭舟,從煙水迷濛的此岸,到夕陽西下的彼岸;風塵仆仆,踏著前人的步履,又留下腳印給後人。聽過多少人的故事,看過幾度春花秋月,最後摺疊在壹起的,只是壹堆墨跡斑駁的扉頁。

 浮萍聚散,月缺月圓,誰也道不清自己最終的棲息地在何處。回憶著往昔的日漸分明,瞭望著前路,依舊模糊不清。在無從選擇的風景裏,我只好跟著歲月的腳步,匆匆趕赴。直到那壹天,青春悄然遠去,容顏布滿滄桑。

 清顏素骨,走在煙火紛飛的世間。很多時候,感到莫名的累、莫名的倦,莫名的困,莫名的傷,莫名的愁,甚至有時候只想長睡不復醒。所以總是喜歡山水的靜謐,喜歡在腦海裏勾勒山水的影子。多想守著日月兩盞燈,做著春秋壹場夢。在記憶的無言中,收藏著曾經的只言片語;在往昔的菲薄中,鐫刻著曾經的素顏。從此,山壹程,水壹程,與山水為伴,與清風相隨。

 未知的相遇,擦肩的回眸。如今,似乎是時候了,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最終也都會去。那些有情的過往,在時光的流離間,似乎早已逐漸忘記;那些不可預知的將來,在未來的光陰裏,似乎我也早已做好了接受的準備。如若此去轉身的剎那,驚擾了誰的清夢,請相信我本無意。因為我相信,無論何時、何月、何年,只要有緣,我們還會再聚。

 林泉風月,安之若素。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在努力尋找心靈的皈依。可是另壹方面,我還是貪戀凡塵抱薪煮茶的暖,留戀凡塵陳年佳釀的香。清瘦的衷腸,我不敢對何人訴說,只是用墨筆將所有的心事揉碎,掛在斑駁的素箋上。紅塵巷陌,寒來暑往,站在華年的末梢,靜品世味泡煮的茗,等待飄渺的蝶,飛過滄海,棲息在紅塵的枝頭。直到繁華落盡,江山依舊,瀟湘雲水,秋夢無痕。

 時光流轉,風月更換,曾經投入的情感,收獲的只是後來的記憶。走過壹段紅塵歲月,多番生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慨。然而,是不是擁有了花開的幸福,就壹定要接受花自零落的清冷?紅塵的菱角,不小心劃傷了真摯的誠心,盡量做到低頭微笑,下壹段山水,是不是壹切都會被歲月的風吹散,還我的壹切都是風輕雲淡?

 千古興亡多少事。千嬌百媚的紅塵,曾經傷了多少人的心,毀了多少人的情,最終在滾滾紅塵中銷聲匿跡,永沈記憶的海底。

 讀累了世事,看淡了人情。開始學著靜品泛黃經卷裏的箴言,仿佛壹字壹句都在告訴我,壹切隨緣,壹切淡定從容。光陰往返交替,在紅塵的浪流裏,我們所能做的,那就是靜默的等待,歲月早已安排好的結局。

 人生百年,也許真的沒有必要,為了壹杯隔夜的苦茶,做著毫無意義的品嘗,穿過了紅塵的荊棘,趟過了紅塵的湍流,安然的於紫陌纖塵裏,於紅塵渡口前,靜守四季炊煙,淡看流年似水,守候壹份執念,相許白首!

看過炊煙散文的人還:

1.炊煙的味道散文

2.炊煙散文

3.炊煙詩歌散文

4.炊煙散文思鄉

5.散文懷念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