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壹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
疊成壹只壹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裏。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疊著,
總希望有壹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妳夢中看見壹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妳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壹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紙船——寄母親》賞析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遊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於遊覽橫濱之後的第六天,在繼續向大洋彼岸進發的海輪上創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蘇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從吳淞口出發後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和重現,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因而詩人格外懷念母親,甚至因思念母親而得病,又因在夢中得見母親而病愈。這首詩就抒寫了詩人思念母親的深情。
詩的第壹節從自己充滿天真童心的行為——折紙作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壹張紙,留著它折疊成船,從船上拋到海裏。看似平淡的四行詩,為感情的噴發作了鋪墊。第二節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這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願。她“總希望有壹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可見她這種願望的強烈、誠摯。至於希望那紙船流到什麽地方去,詩人在這壹節中沒有明白說出,從而造成懸念,耐人尋味。詩人自然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於是詩的第三節翻出新意。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壹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說這壹想像還屬壹般的話,“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就顯示了詩人設想的奇特。那麽,為什麽要讓母親不要驚訝小船的入夢呢?詩人采用“卒章顯其誌”的方法,在詩的結尾點明想像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她含著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著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這壹結尾,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於空洞浮泛。這首詩構思新穎,詩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沈。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調。
紙船賞析學生版
“從不肯妄棄”,足見感情執著;“妄棄”,隨意丟棄。“壹只壹只”,可見數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誠摯,願望強烈。
“含著淚”“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銘心。
“疊成壹只只很小的船兒”感情很珍貴。船很小,感情卻很深,願望之強烈。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它的愛和悲哀歸去”因為愛和悲哀是融在壹起的,因為有愛才倍覺思念,因為孤獨和思念才有無邊的悲哀,這悲哀當然只能訴說給母親聽,所以要將愛和悲哀載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親的孤獨、惆悵、難舍的痛苦之情。
最後壹句話:點明題意,詩人的感情抒發以達到極致,令人悵然不已。
詩中的“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祖國、思念母親的壹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