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翻譯:正值秋天,楓葉已紅,蓼花正開,細雨蒙蒙,野外籠罩著壹層淡淡的雲煙。
出自:《夜坐》文天祥: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遲。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自號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廬陵縣(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漢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此詩為五律,首聯入對,有助於表達低哀的感秋情緒。詩歌通過表達傳統的“士悲秋”情懷,感慨歲月蹉跎,自己老 大無成,但雄心壯誌並未消減,渴望有朝壹日為國家建功立業。
前四句闌入楓葉、蓼花、宿雁、秋蟲等典型秋季物象,構成壹幅淒涼的秋天圖景,然後筆鋒陡起,由 感嘆自己的空老無為而表示自己並不因此而消沈,而是以古代英雄人物為楷模。
首聯寫景,率意落筆卻秋意襲人;頷聯雖由四個名詞連綴而成,但形象鮮明醒目,具 有強烈的感官觸動效果。整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