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唐代張若虛著作《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著作《春江花月夜》

 鍾惺曰:淺淺說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壹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關於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希望大家喜歡!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唐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壹片,壹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壹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裏,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壹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壹色,沒有壹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壹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麽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壹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壹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壹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麽人,只見長江不斷地壹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壹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麽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昨天夜裏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壹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沈,藏在海霧裏,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誌二》雲:?《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

 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

 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目前具體的創作背景已不可考。

 詩人簡介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壹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詩人生平

 張若虛的生卒年不詳,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詩選》),將他的`生卒年定在約公元660~720年,即唐高宗龍朔至玄宗開元初,大約活了六十歲。至於《全唐詩》所說他與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壹說湖州人),號?吳中四士?,只能說明他們詩名相當而馳名京師,籍地相鄰而並稱四士。

 張若虛,不僅他的生平事跡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詩作也長期湮沒無聞。在唐代,似乎沒有他的詩集傳世。從唐至元,他的《春江》詩幾乎無人所重。據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考證,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小說,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見他的詩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種詩話中也無壹字提及。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壹首也在其中。然而這僅僅是作為樂府宮體詩收錄的。直至明人楊高棅《唐詩正聲》選本,仍然沒有把他的詩選在?正聲?之列。然而幸運的是,張若虛的《春江》詩總算從唐代起被保留下來了。

 等待了將近壹千年,張若虛及其傑作的命運才開始扭轉。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以後,萬歷年間的三種選本《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明末成書的《唐詩鏡》都選錄了此詩。最早提及張若虛及其詩的詩話,是成書於萬歷年間的胡應麟《詩藪》。及至清代,張若虛的詩聲似乎更好些,有關唐詩的重要選本,如成書於康熙年間的季振孫《唐詩》、徐增《而庵說唐詩》、《禦制全唐詩》(卷十九和卷壹壹七),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管世銘的《讀雪山房唐詩鈔》等等,都收錄了他的《春江》詩,有的還附錄有關此詩的評論。

 初唐時期,唐詩的浪漫氣質日趨強化。它以另壹種風格,呈現於劉希夷、張若虛等人贊美青春、表現對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詩篇中。

 賞析

 逐句分析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壹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勾勒出壹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潮生。這裏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壹起,氣勢宏偉。這時壹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壹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裏之遙,哪壹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像撒上了壹層潔白的雪。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壹樣的銀輝色。因而?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壹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壹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壹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在此處卻別開生面,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存。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壹句的?望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壹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麽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壹家、壹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壹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壹往壹復,詩情蕩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壹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裏?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淒苦的寞寞之情。沈沈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壹方,道路是多麽遙遠。?沈沈?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整體把握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構,以整齊為基調,以錯雜顯變化。三十六行詩,***分為九組,每四句壹小組,壹組三韻,另壹組必定轉用另壹韻,像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壹面。它的錯綜復雜,則體現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壹、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後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後用仄韻結束,錯落穿插,聲調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壹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壹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壹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壹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