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千錘萬鑿來自深山,
烈火燒煉仍舊淡然。
粉身碎骨全都不怕,
要將清白留在人間。 化學與古詩 2007-09-04 09:56 壹、古詩詞中的化學知識 例1、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D、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解析:本題結合古詩詞考查物質的變化,題型新穎。認真分析題意可知:A涉及了草木的燃燒,B涉及了蠟燭的燃燒,D涉及了燃放煙花爆竹,這些都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只有C發生的是物質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答案:C 例2、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古代詩詞猶如壹顆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請指出以下詩句中出現的“煙”字,符合實際的是()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D.煙花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析:本題利用古詩詞考查化學中“煙”和“霧”的區別。日常生活中往往把“煙”、“霧”混為壹談,實際上固體小顆粒飄浮在空氣中稱為煙,而小液滴分散於空氣中則稱為霧。硝煙、炊煙、塵土飛揚均為名副其實的煙,白磷燃燒時看到的現象是產生濃厚的白煙。清晨霧氣騰騰、水壺燒開後直冒白氣都是霧的作用,打開濃鹽酸、濃硝酸的試劑瓶塞時即會產生白霧。本題選項A中的“煙”是由沙土隨風卷起形成,B中的“煙”系炊煙,C、D選項中的“煙”均為雨霧。 答案:A、B 例3、明代民族英雄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四句詩所描寫的物質依次是() A.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碳酸鈣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鈣 C.碳酸鈣、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碳酸鈣 解析:本題利用古詩詞考查化學反應及化學物質。《石灰吟》中所描述的反應***有三個: (1)CaCO3=高溫CaO+CO2↑ (2)CaO+H2O=Ca(OH)2 (3)Ca(OH)2+CO2=CaCO3↓+H2O,要確定各物質的順序,還必須熟悉碳酸鈣的性質。答案:B。 例4、成語“點石成金”,本意為古代方士的壹種法術,即能使石頭變成黃金;現比喻能化腐朽為神奇。有人說他能把石灰石變成黃金,請妳用化學知識說明石灰石不能變成黃金的道理。 解析:本題巧用成語考查化學反應的本質。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種原子的總稱,而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裏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卻不能再分。也就是說,化學反應的過程,只是構成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化學變化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 答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是由鈣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組成,黃金是由金元素組成的,因此,石灰石是不可能變成黃金的。 例5、下列兩個成語與我們所學的化學知識有關。請妳任選壹個,簡述其中的化學原理。 A.百煉成鋼(將反復燒紅的生鐵在空氣中不斷錘打,轉化為鋼。) B.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當於現在的鍋;薪:指柴火) 妳選擇的成語是____。其中的化學原理:________。 解析:本題利用成語考查鋼的冶煉原理、燃燒的條件及滅火的原理。A生鐵和鋼的區別在於含碳量的高低,在反復燒紅的生鐵在空氣中不斷錘打的過程中,碳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轉化為二氧化碳氣體逸出,達到了降低含碳量的目的,使生鐵轉化為鋼。B燃燒條件之壹是可燃物,可燃物減少不利於燃燒,放出的熱量少。 答案:若選A,原理是:錘打燒紅的生鐵時,生鐵中的碳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放出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轉化為鋼。若選B,原理是:燃燒條件之壹是可燃物,可燃物減少不利於燃燒。 三、廣告詞中的化學知識 例6、“鉆石恒久遠,壹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被美國(廣告時代)評為20世紀的經典廣告之壹,該廣告詞能體現的鉆石的性質是() A.硬度大B.不能導電 C.化學性質穩定D.熔點低 解析:本題巧用廣告詞描述了鉆石的化學性質。“鉆石恒久遠,壹顆永流傳”,說明鉆石能保存很久,仍絢麗璀璨,而不變質。鉆石就是金鋼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其它物質起反應。 答案:C
2.五句和化學有關的古詩詞或古文 拜托各位大神了描述化學性質的古詩詞也有不少,
1.李商隱的《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始幹。"
這其中既有物理變化中的熔化過程,也有化學變化中的燃燒現象,蠟燭的成分是石蠟,屬於飽和烴,在空氣中燃燒放熱可使固態石蠟熔化成液態的蠟淚。
2.王安石的《元日》:
“爆炸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就是壹個典型的化學變化,爆竹壹般是用硫磺等物質制成的,引燃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物質二氧化硫等。
3.劉琨的《重贈盧諶》: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素”,“百煉鋼”其實就是對生鐵的不斷除雜致純的過程。
4.李白的《秋浦歌》: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這句詩描寫的也是當時金屬冶煉的場景。
5.明朝於謙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出,列火焚燒若等閉。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錘萬鑿出深山"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指的是物理變化,“烈火焚燒若等閑”在這句詩中,“烈火焚燒”是指煆燒石灰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再加上“若等閑”"三個字,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煆燒石灰石,它還象征著誌土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所體現的是物理變化,表達的是不怕犧牲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胸臆,立誌要做純渚清白的人。
於謙的另壹首詠物詩《詠煤炭》:“鑿開混沌得烏金,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沈沈.鼎彜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曖,不辭辛苦出山林”,作者把煤炭的形成、特征、性質和主要用途濃縮於整首詩中,並借助詩歌詠煤炭的功用和品質來抒發作者獻身於造福人民事業的博大胸懷。
以上供參考。
3.有關化學的經典好句1、高中階段,我們只研究F、Cl、Br、I,因為愛(At)具有放射性!
2、人心猶如試管,不要太貪婪。裝下三分之壹足矣!否則,壹旦噴發,傷到別人,也會傷到自己!
3、我想作還原劑,送妳多少電子也不介意,只要能與妳穩定地在壹起!
4、有些人猶如某些金屬離子,只有在火焰上灼燒,並透過藍鈷玻璃才能把他看清!
5、我是Al,而妳是Fe,我選擇用高溫換出妳,然後囚禁自己,可妳卻轉身離去…人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此:妳可以選擇愛我或者不愛我,而我只能選擇愛妳或是更愛妳!
6、愛情好似萃取,壹旦魅力不夠,另壹半很可能被拐走!
7、不是電解質也不壹定就是非電解質。所以,對妳不好的人也未必就是壞人!
8、對待得失恰似氧化還原,得到會使妳的價位降低,而放手卻能使妳的價位升高。
9、妳不是氫氧化鋁,憑什麽既與酸又跟堿反應?
10、人壹定要足夠優秀或足夠強大,如果妳只是弱酸或者弱堿,那即使是濫情如Al(OH)3者也不會要妳!
11、多少強酸的追求,二氧化矽不為所動,因為他只想與HF遠走高飛…
12、H2O對Cl2壹心壹意,Cl2卻偏偏要弄出“三分四離”。
13、SO2為品紅褪色是暫時的,氯水為品紅褪色卻是永遠的;而氯水讓石蕊變紅是暫時的,SO2讓石蕊變紅卻是永遠的…妳是否找到值得妳為之徹底改變或願意為妳永遠改變的那個人呢?
14、化學說:雖然我只是壹桌乏味的藥劑,但每壹滴都緩緩說我心悅妳。
15、愛情是靈魂的化學反應。真正相愛的兩人之間有壹種“親和力”,不斷地分解,化合,更新。“親和力”愈大,反應愈激烈持久,愛情就愈熱烈鞏固。
4.下列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望洞庭A、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意思是湖面上滾滾蒸騰的雲氣,壹片彌漫,籠罩著整體雲夢巨澤;那浩渺無邊的波濤,洶湧澎湃,巍峨的嶽陽城也震動了,這是何等的氣勢和力量.B、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進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D、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思是壹夜之間,竟變成了異樣的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這玉樹瓊枝,千姿百態的冰雪世界,卻春風陣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燦爛的江南春色.以上三項均體現了自然的物理現象,即均屬於物理變化.C、此詩句包涵三個化學反應:①“粉身碎骨渾不怕”是說: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CaCO3?CaO+CO2↑;②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③然後抹在人們的墻上,也就是所說的”要留清白在人間”Ca(OH)2+CO2═CaCO3↓+H2O這是壹個長期的過程.故選C.。
5.下列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A、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意思是壹夜之間,竟變成了異樣的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這玉樹瓊枝,千姿百態的冰雪世界,卻春風陣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燦爛的江南春色.以上三項均體現了自然的物理現象,即均屬於物理變化,故A錯;
B、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進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沒有化學變化,故B錯;
C、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意思是湖面上滾滾蒸騰的雲氣,壹片彌漫,籠罩著整體雲夢巨澤;那浩渺無邊的波濤,洶湧澎湃,巍峨的嶽陽城也震動了,這是何等的氣勢和力量,沒有化學變化,故C錯;
D、此詩句包涵三個化學反應:
①“粉身碎骨渾不怕”是說: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CaCO3?CaO+CO2↑;
②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CaO+H2O=Ca(OH)2;
③然後抹在人們的墻上,也就是所說的”要留清白在人間”Ca(OH)2+CO2═CaCO3↓+H2O這是壹個長期的過程,故D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