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獲“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當年打敗北大才子,獲“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現狀如何?

有壹句話叫做"高手在民間",市井之中的平凡人,未必就沒有過人的才能。外賣小哥雷海為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當年這位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外賣小哥登上《中國詩詞大會》的賽場,壹路過關斬將,最後打敗了當年的熱門奪冠選手——北大文學碩士彭敏,摘得了冠軍的桂冠。

當年的雷海為可以說讓全國人都為之折服,幾年過去,人們仍在好奇,他為什麽會有這麽深厚的詩詞底蘊?他現在又去了哪裏呢?

寒門才子

雷海為的出身雖然貧困,也有些特別之處,他出生的那個村莊,當年還不曾脫貧,大家都靠著幾畝薄田過日子,哪有心思吟詩作對?但是雷海為的父親在村子裏算是讀書比較多的壹個,還在學校當過幾年語文老師,父親最喜歡的就是古詩詞,從小就帶著雷海為讀唐詩宋詞,從小接觸這些的雷海為,心裏對文學的熱愛漸漸生根發芽。

而且雷海為有個過人的天賦是,他的記憶力非常好,父親給他讀過壹遍的古詩,他基本都能記住個八九不離十,他在學校也壹直都是尖子生,可是特別遺憾的是,因為家庭貧困,雷海為沒有參加高考。

那時候雷海為的家庭條件本來就不好,供他壹個學生就是壹大筆開銷,雷海為的父母親身體又都不好,為了他上這幾年學,背了不少債,懂事的雷海為就想著去職業中專學壹門技術,盡早畢業,給家裏減輕負擔。

就這樣,雷海為考了湖南的機電中專學電工,畢業之後就進了老家的工廠,但是小地方工資不高,雷海為想著多掙點錢,就跟著家鄉的"打工大軍"跑到了上海。

在上海,雷海為幾乎做遍了所有能做的工作,工地、餐廳、洗車場,上海每個角落都曾經留下過雷海為奔波的腳印。但是,即便生活已經如此忙碌,雷海為卻依然保持著對於詩詞的熱愛,對他來說詩詞不僅僅是愛好,也是生活的希望,就算累的昏昏欲睡,念幾句詩也會讓他高興起來。

奔波勞碌

除了工作地點,雷海為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書店,他喜歡沈浸在那種安靜讀書的氛圍裏,讀書也讓雷海為壹心希望提升自己,2008年,已經跑到杭州打工的雷海為參加了成人高考,把自己的學歷從中專變成了大專。

杭州的日子依然和上海沒有差別,還是那麽的奔波勞碌,但是雷海為相比之下更喜歡杭州,因為這是壹個古詩詞裏經常出現的地方,每壹處景色都可以在千百年前的詩詞裏得到回應,這讓雷海為覺得非常有意思。

從2015年開始,雷海為找了壹份外賣小哥的工作,這份工作很適合他這樣熱愛詩詞的人,因為總是壹個人走在路上,所以詩詞是他最忠實的陪伴,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在全國開始海選,雷海為想了幾天,跑去報了名,當時他沒想著能當冠軍,就是想看看自己的水平如何。

但是沒想到雷海為多年的詩詞積累支撐著他從海選的分會場,壹路走到了央視的舞臺,成為了有資格競逐冠軍寶座的人。

當時看好雷海為的人並不多,因為在所有熱門選手中,雷海為的學歷是最拿不出手的,他的對手們的履歷卻都金光閃閃,清北復交幾大名校的學生都出現在這裏,襯托的雷海為無比的"草根",當時雷海為的背景介紹打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這應該是節目找來的"話題任務",博關註度的,並沒有人相信他的實力可以打敗那些名校學生。

可是,雷海為在大家驚訝的眼神中打敗了壹個又壹個來自名校的對手,留到了最後,而且雖然雷海為之前沒有什麽出席大場合的經驗,但是面對臺下的無數觀眾,以及實力強悍的對手,心態非常穩定,屢屢"絕地逆襲",讓觀眾大呼過癮。

人生逆襲

許多人也為自己當初的偏見在網絡上留言對雷海為道歉,說自己不應該單純的以學歷和職業去評判壹個人的水平。滿腹詩書的雷海為也漸漸有了粉絲團,在萬眾矚目之中,雷海為殺進了最後的決賽,他的對手彭敏和他正好是兩個世界的人,北大畢業,才名在外,多年擔任著文字編輯的工作。

總決賽之前大家都在押寶,這壹場冠軍之戰,草根與精英之間究竟誰勝誰負?最後的結果是,代表草根的雷海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宣讀結果的時候,觀眾席爆發出壹陣歡呼,就連被擊敗的彭敏在下臺之後也與雷海為熱情擁抱,人們肯定的不僅僅是冠軍的光環,更是折服於雷海為那壹份從未被生活消磨的,對於詩詞的熱愛。

節目結束之後,雷海為便離開了大眾視野,很多人為他擔心,這個忽然紅起來的才子,會不會在節目熱度過去之後,又歸於沈寂呢?但是,雷海為對自己的人生,壹向是有所規劃的,節目結束之後,雷海為的才華也不必再用學歷來證明,很快就有幾所小學聘請他去做老師,當年的外賣小哥,現在站上了三尺講臺,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唯壹不變的,就是對於詩詞的熱愛。

雷海為如今的逆襲,可以用當年董卿在臺上的壹句評語來說明:"妳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壹個時刻給妳回報",很多人在拼命鼓吹讀書無用,可是,讀書怎麽會沒有用呢?我們讀過的每壹本書,都會刻進自己的壹言壹行,也許壹時之間產生不了什麽變化,但是積少成多,水滴石穿,想要讓自己的人生發生質變,就絕不能放棄對自己的積累。

大多數還在讀書的人,擁有比雷海為當初更優越的條件,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氛圍濃厚的校園,這壹切都遠遠勝過雷海為當年所處的環境,但是,即便從事著最辛苦的工作,雷海為也從沒有放棄讀書,他的逆襲不是幸運而是必然,壹個永遠不放棄對人生的追求的人,又怎麽可能永遠碌碌無為呢?

相比之下,條件比雷海為好了太多的我們,又有什麽借口說,自己讀不好書,自己沒有時間去追求呢?所有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自我要求,會走向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