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桐梓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於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的通知的組織機構

桐梓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於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的通知的組織機構

按照黨委統壹領導、黨政群齊抓***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原則,成立縣“祖國好·家鄉美”大賽組委會,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由劉安軍同誌任組委會主任,張永康同誌任副主任,成員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縣文明辦,負責活動的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各鄉鎮、單位部門要有專門人員負責落實工作,並做好相關聯絡事項。各單位部門要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工作分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參加“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各項比賽。

三、大賽內容及參加對象

1、組織開展“祖國好·家鄉美”征文比賽,參賽對象為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2、組織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講故事比賽,參賽對象為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3、組織開展“祖國好·家鄉美”優秀詩歌、散文創作比賽,參賽對象為初高中學生。

4、組織開展“祖國好·家鄉美”優秀詩歌、散文朗誦比賽,參賽對象為初高中學生。

四、工作分工

縣委宣傳部和縣文明辦負責大賽的組織協調和指導,要充分利用媒體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發揮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教育功能和作用,做好大賽總結表彰。

縣教育局、縣新華書店負責大賽組織實施。縣教育局動員全縣中小學校積極參加,指導各學校開展好“祖國好·家鄉美”小學生講故事比賽、中學生優秀詩歌、散文朗誦比賽。

團縣委負責大賽的組織協調,加強中小學校的少先隊、***青團組織建設,通過隊會、團會,積極動員和組織少先隊員、***青團員參與大賽。

縣婦聯負責配合大賽的組織協調,充分利用中小學校家長學校,動員廣大學生家長支持學生參加大賽。為配合大賽的舉行,發動家長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鄉名勝古跡和講述家鄉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先進人物等,為學生參加大賽提供必要課外條件。

關工委負責配合大賽的組織協調,充分利用聯系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的優勢,動員和組織“五老”隊伍深入中小學校舉行報告會,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傳統美德、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誠實守信、崇尚科學等教育,為學生參加大賽提供生動的內容。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是我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各地要按照黨委統壹領導、黨政群齊抓***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原則,成立大賽組委會,負責大賽的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各單位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形成合力,認真落實詩文大賽的各項任務,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2、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各地要以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為契機,推進“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全縣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9月“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深入開展。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各類校外活動場所的作用,開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文化藝術教育、科學教育、國防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多方面的社會實踐資源,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和凈化網絡、熒屏等工作,協調解決制約未成年人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的困難,為未成年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供良好條件。

3、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短信、戶外公益廣告、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

4、加大經費投入,提供物質保障。要采取財政支持壹點、部門支持壹點、學校支持壹點、社會籌集壹點的辦法,保障“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各項活動的開展,確保大賽取得實效。

附件:《全縣中小學校“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方案》

桐梓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2009年5月19日

全縣中小學校“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方案

壹、組織領導

組委會主任:劉安軍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副主任:張永康 縣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正平 縣關工委副主任

成 員:李勁松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李樹喬 縣教育局局長

令狐榮楷 縣廣播電視局局長

劉紅梅 縣婦聯主席

吳 昊 團縣委書記

畢榮國 縣新華書店經理

組委會辦公室設在縣文明辦,由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廖登偉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成員由縣文明辦、縣委宣傳部宣傳科、縣教育局、縣廣電局、團縣委、縣婦聯、縣新華書店有關同誌組成,辦公室負責工作協調、督促檢查、簡報編發等日常工作。

縣組委會下設4個組:小學生征文比賽組、中學生詩歌散文創作比賽組、小學生講故事比賽組、中學生詩歌散文朗誦比賽組(具體工作內容見後),各組要結合各自內容擬定方案組織實施,並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報送組委會辦公室。

二、“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各項比賽

(壹)比賽項目

1、小學生征文比賽

(1)參賽對象: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2)征文要求:

征文比賽以“祖國好·家鄉美”為主題,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鄉名勝古跡,了解家鄉歷史和現狀,加深對家鄉建設成就、革命傳統、歷史文化、山水風光、民族風情的認識。以贊美家鄉秀麗風光、描寫身邊感人事跡為主線,歌頌祖國,贊美家鄉,結合年齡特點,內容形象生動,體現鮮明的地方和時代特色。

文章必須由參賽學生自己撰寫,不能抄襲他人作品,輔導教師可加以指導。文章要求主題鮮明、內容真實、中心突出。字數不超過800字,使用稿紙,字跡清楚,書寫工整。參賽作品不退稿,底稿自留。作者在文章標題下署名,順序為:鄉鎮、學校、班級、姓名,在文章末尾註明學校地址、郵編和聯系電話。

責任單位:教育局 團縣委

2、中學生詩歌散文創作比賽

(1)參賽對象:初、高中學生

(2)參賽要求:

詩歌散文緊緊圍繞“祖國好·家鄉美”主題,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鄉名勝古跡,聽取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所作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道德情操、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誠實守信、崇尚科學等教育的報告,了解國情、市情、鄉情,贊美家鄉秀麗風光、描寫身邊感人事跡,歌頌祖國,贊美家鄉,體現鮮明的地方和時代特色。

參賽作品體裁:散文和詩歌。散文限2000字以內,詩歌限30行以內,參賽作品每人限2篇以內,使用稿紙,字跡清楚,書寫工整。作品應具有原創性,嚴禁抄襲報刊發表過的文章和網上作品。參賽作品不退稿,底稿自留。作者在參賽標題下署名,順序為:鄉鎮、學校、班級、姓名,在文章末尾註明學校地址、郵編和聯系電話。

責任單位:教育局 文明辦 新華書店

3、小學生講故事比賽

(1)參賽對象: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2)參賽要求:

故事內容圍繞“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突出愛祖國、愛家鄉,內容健康向上,情節生動感人,體現地方特點、特色。講故事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參賽選手必須使用普通話,著裝大方,少數民族學生可著民族服飾。

講故事參賽作品不要求原創作品,但必須是“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參賽作品。參賽選手在參賽標題下署名,順序為:鄉鎮、學校、班級、姓名及聯系電話。在文章末尾註明參賽作品原創作人姓名、鄉鎮、學校。

責任單位:教育局 婦聯

4、中學生詩歌散文朗誦比賽

(1)參賽對象:初、高中學生

(2)參賽要求:

詩歌散文內容圍繞“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突出愛祖國、愛家鄉,以贊美家鄉秀麗風光、描寫身邊感人事跡為主線,內容健康向上,文字流暢,以情動人。朗誦在5分鐘以內。參賽選手必須使用普通話,著裝大方,少數民族學生可著民族服飾。

詩歌散文朗誦參賽作品不要求原創性,但必須是“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參賽作品。參賽選手在參賽標題下署名,順序為:縣、學校、班級、姓名及聯系電話。在文章末尾註明參賽作品原創作人姓名、鄉鎮、學校。

責任單位:教育局 文廣局 關工委

(二)報送及評獎

1、小學生征文比賽、中學生詩歌散文創作比賽、小學生講故事比賽、中學生詩歌散文朗誦比賽:由各組織預賽,選拔優秀選手組成代表隊參加市級比賽。

2、寄送地址:各小組於5月28日前,將參加比賽的作品統壹寄送到縣文明辦,註明“桐梓縣中小學校‘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參賽作品”。

三、時間安排

1、2009年5月中旬,縣組委會下發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的通知,啟動全縣“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

2、2009年5月下旬,廣泛宣傳動員,組織學生報名參加,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

3、2009年6月上旬,在學校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的各項比賽。評選出若幹名選手和作品,上報到縣組委會,參加縣級比賽,同時縣組委會向市推薦報送各項參賽選手。

四、工作要求

各中小學校要廣泛動員和組織中小學生積極報名參與,精心指導和開展“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把活動與加強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進壹步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廣泛宣傳動員。各中小學校通過班會、隊會組織詩文大賽專題活動,通過老師宣講、校園廣播、校報校刊、黑板報、宣傳欄等方式,大力宣傳“祖國好·家鄉美”詩文大賽活動的意義和活動事項,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加。

2、學校要通過舉辦詩文大賽活動,加強家長學校建設,讓學生家長了解活動的目的、意義,動員學生家長積極支持學生參加活動,倡導學生家長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鄉名勝古跡,講述家鄉風土人情、歷史故事、先進人物等,為學生參加大賽提供必要課外條件。

3、在中小學生圍繞詩文大賽開展爭做“優秀少先隊員”或“優秀團員”活動。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使學生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互幫互助、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品德。

4、學校每學期舉行壹次報告會,邀請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傳統美德、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誠實守信、崇尚科學等教育,為學生參加大賽提供生動的內容。

5、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學校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全縣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閱讀有關家鄉歷史、風土人情以及建設成就的課外讀物,了解國家建設成就,貴州、遵義、桐梓發展成就,使學生了解祖國、了解貴州、了解遵義、了解桐梓、熱愛家鄉。

6、開展“爭做合格老師,培養合格學生”活動。以詩文大賽為契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堅持對教師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教師的德育水平,通過教師影響和帶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7、開展法制進校園活動,積極開展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活動。邀請有關部門來校進行法律知識講座,通過播放錄像、圖片展、現場演示等形式,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時,有關部門要每學期組織壹次校園周邊環境治理集中行動。

8、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活動。圍繞詩文大賽的開展,有關部門要進行壹次凈化社會文化環境集中治理行動,調動家長、學校等社會力量加強對網吧經營活動的監督,並切實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範,引導未成年人用好網絡。各級電臺、電視臺、網站要改進內容和節目形式,創制和引進符合廣大中小學生需求的優秀節目和內容,增強對中小學生的吸引力,豐富青少年的課外知識,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