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極度喜歡寫詩詞的乾隆,壹生留下了多少首詩?

極度喜歡寫詩詞的乾隆,壹生留下了多少首詩?

中國歷朝歷代皇帝,誰寫的詩歌最多?答案只有壹個,那就是乾隆皇帝。據統計,乾隆皇帝保留至今的詩歌作品,***計 43584

首。這是什麽概念呢?大家很熟悉的《全唐詩》,裏面收錄了2873名唐朝詩人、***計49403首詩歌。乾隆皇帝壹人就差不多寫出了壹部《全唐詩》,妳說厲害不厲害?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總***活了89年,***計32485天。屈指壹算,就算乾隆皇帝從壹生下來就開始寫詩,到老死的那壹天還筆耕不止,平均每天也需要完成1.3首詩歌。這壹點,連以高產著稱的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南宋詩人陸遊,都自愧不如啊。畢竟,白居易壹生只寫了3000多首,陸遊也只寫了9000多首。

對於自己的詩歌成就,乾隆皇帝是很滿意的。1799年,89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回顧自己的詩歌創作生涯時,不無驕傲地說:“余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壹代詩人篇什相埒,可不謂藝林佳話乎?”

乾隆皇帝認為這是壹則“藝林佳話”。

然而,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乾隆皇帝的“藝林佳話”,早已變成了“藝林笑話”。各種版本的古代文學史,幾乎從不論述乾隆皇帝的詩歌作品。乾隆皇帝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幾近於無。實在繞不過時,那也壹定是持否定態度。以至於“乾隆之詩濫而且爛”已經成了文學批評界的常識。

那麽,乾隆皇帝詩歌到底“爛”在哪裏?

對此,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鐘書在《談藝錄》中做過如此評價,“清高宗(乾隆皇帝)亦以文為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兼酸與腐,極以文為詩之醜態者,為清高宗之六集。”“令人作嘔”“兼酸與腐”,這樣激烈的抨擊語言,在錢鐘書的文學批評生涯裏都是比較罕見的。

在許多評論者看來,乾隆皇帝的詩歌有兩大毛病。

壹是過於直白,跟白開水壹樣沒有味道。如今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留有乾隆皇帝的壹塊植樹碑,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第壹句倒是很清晰,是“清明時節宜種樹”。這種類似於打油詩的“詩歌”,讓參觀者無不掩口失笑。

二是濫用生僻字。或許是為了掩飾文風的直白,乾隆皇帝特別愛用生僻字。在《免除宿遷縣等地部分正賦》裏,就用了“恫瘝”“茆檐”之類的生僻字,簡直就是要人抱著《康熙字典》來讀他老人家的巨著。

中國古代詩歌的精髓是什麽?四個字:營造意境。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人在千年以後還能感受到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而乾隆皇帝的這些詩歌,毫無意境可言,壹味堆砌辭藻、無病呻吟,最後強行給大家講大道理。這樣的詩歌不爛,誰爛?

其實,乾隆皇帝的詩歌,在乾隆時期就已受到南方知識分子的厭惡。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即位。嘉慶皇帝過生日時,有人從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詩歌中集句,湊成了壹首長詩,讓嘉慶皇帝很高興。他說:“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讀先皇詩,今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

後來,嘉慶皇帝想法讓此人考中了狀元,算是對他願意捧讀乾隆皇帝詩歌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