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艾青《北方》壹詩的描繪的形象,畫面具體有什麽典型意義

艾青《北方》壹詩的描繪的形象,畫面具體有什麽典型意義

抗戰時期的以救亡為中心的愛國文學作品,在藝術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大眾化方面就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同時也因為宣傳任務的急迫,作家們沒有時間對藝術形式本身進行太多的修飾和加工,因而也出現了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傾向,作家們滿足於廉價地發泄感情或傳達政治任務,因而,總的來講抗戰文藝藝術價值不是很高。但是,其中也誕生了優秀的傳世作品。《北方》是艾青抗戰初期的重要詩歌作品集,詩人記敘著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痛苦和不幸,同時更是以強烈的愛國情懷熱烈地謳歌這這篇土地,表達這對這土地的壹往深情。艾青吟哦道:

中國

我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妳些許的溫暖麽?

有時詩人不免是悲愴的,他寫道“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艾青詩歌避免了抗戰救亡文學直白、簡單的毛病,在藝術上達到了相當的高度。

=====================

艾青:以歌當哭

艾青(1910-1996),中國詩人,原名蔣海澄,生於浙江金華。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等詩集。詩風沈雄,情調憂郁而感傷。到了延安以後逐漸轉向悲壯、高昂的詩風。是對中國新詩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被聶魯達譽為“中國詩壇泰鬥”。

唱出人民的苦難和願望

有人曾問我:在整個中國二十世紀詩歌史上,最感動妳的詩人是誰?我脫口而出:“艾青”。

艾青天生具有詩人氣質,他在巴黎留學時,本來學的是繪畫。他感受敏銳,感情深沈,文筆疏放而流暢。最重要的是,他的詩都來源於他對現實語境的直接經驗,是對國家民族命運的誠摯關心。他秉承浪漫主義的壹些主張,強調詩人自己先要有強烈的情感,而且要比較直接地把熱情呈現出來,要達到皮膚與皮膚接觸、呼吸與呼吸交融的效果。艾青本人在許多場合曾表達過這樣的詩學觀點:“要說由衷的話,就必須自己內心裏的確對自己所歌頌和贊美的東西發生了強烈的感情,不說出來就不舒服,這就決不是人雲亦雲,而是吐自肺腑的心曲。”艾青詩歌中的題材是日常的,語言也是口語,他寫出了千百萬人心中的感受,使千百萬人和著他詩歌的節奏歌與哭。

艾青的詩歌是為時代立言、為人民請命。從感人的廣度和***鳴的深度上,當時比較重要的詩人,如卞之琳、何其芳和戴望舒等人迅速被艾青超越。因為其他詩人的作品雖然也挺獨特、優美甚至深刻,但缺乏血和淚。早在1939年,就有人說:“……卞之琳先生他們的詩不壞,但是他們的詩不能使我血脈跳得更快,做我應做的工作。”他的意思是,艾青的詩不僅能令人愉悅,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讀者投入到火熱的哪怕是危險的鬥爭中去。詩人穆旦是卞之琳的學生,他在1940年的壹篇文章中說,艾青的詩“會搖起妳年輕的精力,鼓舞妳更歡快地朝著鬥爭,朝著光明。”

誠然,艾青不僅控訴罪惡、暴露黑暗,而且熱愛光明,向往幸福。他的詩讓讀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和煩惱,但並不讓人消沈、絕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快感。讀著他的詩,妳會流淚,但還沒讀完,妳就會抹去眼淚,以實際行動去爭取自我的也是民族的自由與解放。

《大堰河——我的保姆》悲憫與感恩

1932年,作為壹個美術青年,由於在上海從事進步繪畫運動,艾青被國民黨上海當局關進了監獄。他失去了畫具,只好進行比較簡便的詩歌創作。這壹寫,就壹發而不可收,就寫出了他個人也是新詩史上最感人的詩篇。沒想到,壹位大詩人就這樣從監獄中誕生了。這再壹次證明,“不幸”是詩歌的溫床——對於詩人詩歌來說,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在那批“獄中詩篇”中,最催人淚下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1月14日,這是個數九寒天,大墻外雪花紛飛,囚室裏寒氣徹骨。艾青以顫抖的手、顫抖的心,壹氣呵成,寫下了這首壹百多行的長篇抒情詩。他以無比的激情表達了他對底層勞動者勤奮與善良品性的同情與贊美,也表達了對為富不仁、世道不公等現象的仇恨和詛咒。這首詩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為它寫的全是真人真事。“大堰河”是艾青幼小時候的奶媽,曾對艾青關懷備至,使艾青感念壹生。艾青說,這首詩“是出於感激的心情寫的……我幼小的心靈總是愛她,直到我成年,也還是深深地愛她。”艾青本是地主的兒子,但他憎恨他那庸俗、勢利而愚昧的父親,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反而歌頌起傭人來;這表現了他進步的社會觀以及只有大詩人才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據說,這首詩的第壹個讀者是艾青的壹個獄中難友。那人已經被判了死刑,他用上海話念誦這首詩,念著念著,就哭了。艾青知道自己在詩歌上的嘗試成功了,因為他對詩歌的首要也是最高的要求就是讓人哭。此詩於1934年5月發表後,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讀者紛紛給編輯部寫信,對它表示首肯。不久,它就傳到了日本。在東京的壹次朗誦會上,壹個留學生哭著讀了這首詩,聽眾中也有人噙著淚水。

在中學裏,當我初次讀到這首詩時,那保姆的動作、形象、神態活靈活現地展露在我眼前,因為我覺得她很像我那日夜勞作的母親。對這樣的勞作場面,詩中有著極為具體的描寫:“妳用妳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裏,撫摸我;/在妳搭好了竈火之後,/在妳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後,/在妳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後,/在妳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後,/在妳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後,/在妳把小兒被柴刀砍傷了的手包好之後……”我想,此詩的感人魅力和動人奧秘主要就來自這樣的描寫。在詩的最後,艾青替天下所有的兒子向母親呼喚道:“我是吃了妳的奶而長大了的/妳的兒子,/我敬妳/愛妳!”

《北方》詛咒與呼號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艾青成了逃亡的難民,先是從杭州逃到老家金華,然後帶著妻子,從金華逃往武漢。當時汪精衛等漢奸正熱心於準備給日本鬼子當兒皇帝,中華民族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形勢不容樂觀。艾青陷入了迷茫、悲哀與絕望。

在十二月底,又壹個嚴冬的夜晚。他寫出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這首震撼人心的傑作。接著,他以深廣的憂憤、飽滿的激情,創作了壹首首類似的名篇,如《我愛這土地》、《北方》、《手推車》、《乞丐》等。這些詩描繪了被侵略戰爭破壞的祖國的土地、被苦難命運折磨的底層的百姓。艾青以切膚之痛奏出了壹個苦難民族在苦難歲月裏的哀號:“——啊,妳/蓬發垢面的少婦,/是不是/妳的家/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敵人/燒毀了麽?/是不是/也像這樣的夜間,/失去了男人的保護,/在死亡的恐怖裏/妳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經過半個多世紀後,七月派詩人牛漢回憶起當時讀這首詩的感覺,精彩地說:“艾青‘下’的這場‘雪’,厚重得使人透不過氣,直想吼出壹腔的悶氣。”“它是壹聲號召,也是壹陣陣激越的鐘聲。”

艾青似乎更喜歡以北方的曠野作為他的詩歌的背景。他本生長於江南,也許是由於地域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反差,反而使追求新異的詩人比壹般北方人對北方產生了更加敏銳的感受,也許是北方較之南方更為荒涼貧瘠的現實更激發了詩人的悲憫。在這些以北方為題材的詩中,《北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艾青以舒緩、憂郁而流暢的調子,宣泄了那彌漫在他心頭的濃得化不開的悲哀。“北方是悲哀的/而萬裏的黃河/洶湧著混濁的波濤/給廣大的北方/傾瀉著災難與不幸;/而年代的風霜/刻畫著/廣大的北方的/貧窮與饑餓啊。”牛漢先生說他在五十年前,壹讀此詩的開頭,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熱熱地貼近了我的未開墾的心靈”,“並喚醒了我的全部沈睡的近於詩的情感。”艾青的“北方詩”使我這個江南人也追求起了雄邁、粗獷的詩風,還使我在北方學習、工作、生活了十幾年。

《黎明的通知》安慰與鼓舞

在抗戰期間,艾青不忘對光明、溫暖、美好世界的期盼和頌贊。他寫了壹些鴻篇巨制,直接號召、鼓舞人們為明天而戰!如《向太陽》、《吹號者》、《他死在第二次》、《火把》、《黎明的通知》等詩,都是戰鬥的號角,催人醒來、起來、出發;又如明亮的火把,照亮了戰士的征程。“請叫醒壹切的不幸者/我會壹並給他們以慰安。”艾青把個人的感受融入到了群眾的洪流中,把個人的命運焊接到了抗日的崇高使命上。無數青年讀了艾青的詩,堅定了本來也許搖擺的信念,加熱了本來可能有點涼了的心血,從而繼續更加英勇地展開鬥爭,或者舍生忘死,拿起武器,轉身就投入了慘烈的戰鬥。通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的艾青是壹個以筆為槍、為鼓的戰士形象。1939年7月,為了紀念“七七事變”兩周年,當時全國許多地方掀起了抗日宣傳的高潮。桂林作為大後方最重要的城市之壹,也舉行了規模空前的紀念活動,而以火把遊行達到最高潮。那天晚上,天剛黑下來,壹萬多名群眾手執火炬,排成長隊,如壹條巨龍,穿行在桂林的主要街道上。艾青也在這浩大的隊伍中,他的熱血頓時沸騰了。不久之後,他寫下了氣魄恢弘的長詩《火把》。艾青在詩的最後寫道:“孩子,別哭了/來睡吧/天快要亮了。”或許正是因為熟讀並牢記這些詩,使我的創作理念有了壹個範式,即我在許多以悲苦為主題的詩作的結尾,不由自主地加上了壹條高昂的尾巴——哪怕那純粹是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理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