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徵君見和所寄詩再次本韻酬贈》
宋 楊億
武夷山秀建溪清,身隱心閑事不縈。
前古是非為己任,故鄉人物與誰憑。
勸農春壟巾頻折,逢客秋郊蓋暫傾。
彩服趨翔娛壽母,絳帷談論誘諸生。
潁流洗耳殊非達,谷口躬耕亦近名。
博弈自堪銷永日,絲桐兼得助高情。
莫嫌霜雪將侵鬢,須嘆塵埃漸滿纓。
早晚鳴騶催上道,聖君虛左欲相迎。
題武夷
宋陸遊
少讀封禪書,始知武夷君;
晚乃遊斯山,秀傑非昔聞。
三十六奇峰,秋晴無纖雲。
空巖雞晨號,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鴻荒想羲軒,
風雨蛻玉骨,難以俗意論。
丹梯不容躡,修蔓亦畏捫,
溯灘進小艇,愧驚白鷺群。
學道雖恨晚,養氣敢不勤!
宦遊非本誌,寄謝鶴與猿
詠武夷茶
宋·朱熹
武夷高處是蓬萊,采取靈芽采自栽。
地僻芳菲鎮長在,谷寒蝶蝶未全來。
紅裳似欲留人醉,錦幛何妨為客開。
咀罷醒心何處所,近山重疊翠成堆。
武夷茶歌
宋? 範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
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從古栽。
《晉州會上送衛伯紹休官南歸》
宋 李復
叔寶風流喜高簡,非意相幹以理遣。
勝日壹言能造微,眾許沖情去人遠。
斑斑氣韻見諸孫,秋水神清驚俗眼。
追風逸驥自龍來,照夜靈珠須海產。
結發讀書棄人事,南上衡廬宿雲巘。
窮源欲探昆侖深,導河猶恨積石淺。
十年業白出石壁,錯落青錢宜萬選。
長衢驤首向雲嘶,千裏霜蹄思壹展。
辛勤久未脫羈銜,蹀足蟻封嗟踠踠。
去冬懷綬到並州,投鞭三月春風滿。
溪邊行聽踏踏歌,草露忽驚人世短。
地下枯骨不沽名,便棄華簪獨恨晚。
尋山高頂白綸巾,寄食但乞青精飯。
醮壇龍虎夜星寒,海嶠雲霞春洞暖。
憶昔相逢洛水橋,偶來促坐襄陵宴。
半生契闊壹日逢,互嘆參差不相見。
新鬢早驚蒲柳衰,舊事重論風雨散。
我今漸嘆暮骎骎,長卿多病嵇康懶。
肯強塵沙立暝途,逆流理檝厭牽挽。
待君植杖武夷山,南去尋君任雙趼
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系,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標準。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遊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妳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遊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