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詩人裴子野在《吟雪詩》裏寫道:“飄灑千裏雪,倏忽度龍沙。從雲合且散,因風卷復斜。拂草如連蝶,落樹似飛花。若贈離居者,折以代瑤華。”詩中,寥寥數語,把下雪的場景和姿態描繪得栩栩如生,壹幅雪花在北風中如連蝶般飛舞的畫卷真切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正如王夫之稱贊的那樣:“以神理相取,在遠近之間,才著手便煞,壹放手又飄忽去,如物在人亡無見期,捉煞了也。”
“已訝衾枕冷,復已窗戶明,深夜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大詩人白居易的這首《雪夜》,看似平淡,讀來卻意味悠長。夜間忽覺被窩裏有點冷,繼而看見窗戶發亮,原來是下雪了;時時傳來竹子被壓折的聲音,方知雪下得很大啊。古今雪景,何其相似。這首詩立意新穎別致,構思巧妙,有意選取“折竹”這壹細節,烘托了雪重摧折無數玉樹瓊枝的意境,同時也委婉表達了詩人當時被貶後的冷清孤寂之狀和無限感嘆。
唐朝詩人高駢在《對雪》裏寫道:“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窗外落雪簌簌,片片晶瑩漫天飛舞飄入庭戶,厚厚的白色冬衣掛在竹梢,青翠的竹枝變得潔白如玉。這首詩用優美清新的語言,描寫了詩人閑看庭前雪飄雪落的情景,讓人神思徜徉其中,其樂無窮。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這首五言絕句《江雪》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描繪了壹幅漁翁寒江獨釣山水圖:在大雪飄飛的寒江上,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行,只有壹位老翁獨處孤舟,身披蓑衣,默然垂釣。紛紛揚揚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壹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詩中漁翁就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自己在遭受迫害被貶之後傲岸不屈而又孤獨的心緒。
大雪紛飛,紅梅怒放,這是壹種多麽令人向往、心動的意境。王安石的《梅花》:“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盧梅坡的《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東方虬的《春雪》:“大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裏樹,若個是真梅。”王適的《江上梅》:“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詩中都為我們描繪了另壹幅美麗的雪景。梅,自古以來是高潔誌趣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在漫天飛舞的雪景裏,因為有了清香淡定的不畏嚴寒的梅花而更溫馨動人。隆冬時節,雪中賞梅,梅下聽雪,在那香海醉夢中,頗富醉人的詩情畫意。
美麗的雪花,晶瑩潔白,把萬裏山河裝點得分外妖嬈。如今,又到“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季節,漫步在風格迥異的詩歌花園裏,與雪花同舞,讓人情趣盎然、留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