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古代科技的詩句

描寫古代科技的詩句

1. 中國古代關於科技的詩句

中國古代關於科技的詩句 1.關於科技的詩句有哪些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2.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4.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5.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6.《觀書有感二首·其壹》

宋.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2.關於科技發展的古代詩句有哪些

1、《菩薩蠻 其二十八》

清代: 汪東

尖端科技同飛躍。文人積習消除卻。下筆費躊躕。床頭多異書。

高唐無復意。夢跨雙龍尾。星際快遊行。滿身皆落星。

譯文:先進的技術正在相互跳躍。掃除了文人的積習。寫作費用猶豫不決。床邊有許多不同的書。高唐沒有答復。夢想跨越了龍的尾巴。明星遊行。星星落在全身。

2、《西江月 故鄉新貌二首 其壹》

近現代: 茅盾

祖國紅花開遍,故鄉喜沾余妍。

新裝改換舊壟阡。縣委領導關鍵。

雙季稻香洋溢,五繭蠶忙喧闐。

工農子弟競攻堅。那怕科技關險。

譯文:祖國的紅花開得到處都是,我們的家鄉充滿了歡樂。舊的山脊換成了新的。縣委領導的關鍵。兩季稻香,五繭蠶忙,喧鬧。工農的孩子們奮戰起來。即使技術處於危險之中。

3、《江南好 其二》

清代: 汪東

萊伊卡,空際且盤旋。欲為生民銷戰伐,首憑科技占優先。第壹是蘇聯。

譯文:萊伊卡,在天際上盤旋。想要為了百姓戰爭,但首先科技要排第壹。第壹是蘇聯。

4、《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譯文: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壹種悲哀。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壹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5、《百字令 慶祝八壹建軍節》

近現代: 李濟深

紅旗招展,又欣逢、八壹建軍令節。現代國防科技化,壯大三軍行列。

海艇潛航,空機噴氣,更具新威力。卅年紀念,別開燦爛史頁。

譯文:紅旗在空中招展,剛好恰逢八壹建軍節。當今的國防現代化,壯大了軍隊的行列。潛水艇潛入海底,飛機在空中噴氣,更具有新的威力,百年紀念,開啟新的輝煌篇章。

3.關於科技的小詩、詩歌有哪些

1、《科技高峰永攀登》科技部門聚群英, 前來參加喜心中。

形勢大好心激動, 華夏人氣倍昌盛。 中國加入世貿中, 申奧圓滿獲成功。

日新月異科技城, 萬眾歡樂喜氣盈。 小平理論指方向, 科協六大乘東風。

三個代表作指導, 深入學習重應用。 科技人員跟黨走, 圍繞中心建新功。

增強活力轉職能, 辦事效率顯著增。 面向經濟常堅持, 兩手齊抓兩手硬。

學術交流更活躍, 科技工程顯神通。 科學普及面更廣, 講比活動深基層。

組織團結獻計策, 通力協作豐內容。 智力開發率先行, 線頭模範率先行。

展望未來路光明, 知識力量大無窮。 卡爾·薩根作榜樣,科技高峰永攀登。

2、《科技創新》什麽時候 可以不再需要太陽 人類的能量 來自內心 我們制造出磚瓦以外的村莊 在河流淹沒之前 把橋居住 在我們創造的內心 比日月星辰更高 比大西洋海溝更深 比南極冰川更冷 比火山熔巖更熱 沒有到不了的空間 沒有回不去的時間 沒有看不見的美景 沒有照不亮的長夜 他可以制造問題 也可以解決問題 他是兩邊開刃的刀子 他是壹面光潔的鏡子 照出人類的臉 3、《科技之歌》是什麽 讓炙熱的夏季不在悶熱 是什麽 讓久凍的冰雪得以融化 是什麽 讓平凡的生活充滿神奇 是科技 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 是改變世界的神奇之筆 是描繪未來的速成高手 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沒有科技 生活是壹副單純的田園風光 有了科技 世界成了閃爍光芒的五彩舞臺4、《輝煌的歷史》翻開歲月的悠悠長卷 壹代又壹代龍的傳人 用勤勞、智慧和擔當 展示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魅力 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之壹! 意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 早在1550年就率先指出: 中國極具影響力的四大發明 在整個古代沒有誰能與之匹敵! 英國哲學家——培根則說: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世界範圍內 改寫了歷史發展的走向,創造了奇跡! 國際漢學家——麥都思說得更為透徹: 中國人很具發明天賦,四大發明 對歐洲文明的發展 提供了超乎尋常的推動力5、《科技的春天》新中國成立後,科技的春天來了 1955年,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歷經磨難與曲折從美國回到祖國的懷抱 有人問他:我們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導彈? 錢學森回答:有什麽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 我們中國人同樣能造得出來! 1960年11月5日,在東方的地平線上 我們成功發射了自己制造的第壹枚導彈 翻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壹頁—— 從此以後,我們擁有了自己的保護神!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 改革開放後,又壹個科技的春天 凱—旋—而—來!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那壹刻,中國成為第三個能在太空漫步的國家 那壹刻,中國力量再壹次震撼世界! 科學技術,在中國 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 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復方蒿甲 成為了現代中國新的四大發明。

4.古人有關“科技”的成語、詩詞歌賦或者典故

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很多成語包含有眾多科學知識與哲理,舉例如下: A、物理類 壹、光學類 1、光的直線傳播類 ①壹葉障目,不見泰山;壹手遮天 ②高瞻遠矚 ③井底之蛙、管見所及、管中窺豹、坐井觀天、鑿壁偷光 ④日上三竿、立竿見影 2、光的反射類 ①山水相映、水中倒影 ②水中月,鏡中花(鏡花水月) ③海底撈月壹場空 ④刀光劍影 、浮光掠影、珠光寶氣 ⑤波光粼粼 3、光的折射類 ①星光搖曳 ②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③潭清疑水淺 4、色彩反差類 ①白紙黑字、黑白分明、壹清二白 ②紅花綠葉 ③萬綠叢中壹點紅 二、熱學類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熱火朝天、蒸蒸日上 ③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④趁熱打鐵、油煎火燒、赴湯蹈火 ⑤爐火純青 三、聲音類 1、振動產生聲音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掩耳盜鈴 ③震耳欲聾、雷聲隆隆 ④壹個巴掌拍不響 ⑤鳴鑼開道 ⑥鼓不敲不響,鐘不撞不鳴,話不說不明,人不學不靈(人不教不會) ⑦振振有詞 2、音調類 厲聲疾色 、呼嘯而來、尖聲尖氣 3、音色類 聞其聲知其人 4、聲音響度類: ①聲音很響: 如雷貫耳、高歌猛進、引吭高歌、震耳欲聾、雷霆萬鈞、驚天動地、龍吟虎嘯 ②聲音很小: 低聲細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5、聲音傳播類: 擲地有聲、掩耳盜鈴、雷聲隆隆、登高壹呼、交頭接耳、充耳不聞 6、樂音與成語: 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臘味、弦處之音、聞千曲而後曉聲(意同“讀書萬卷其義自現)、高歌猛進、有聲有色、繪聲繪色、高山流水、此時無聲勝有聲、歡欣鼓舞、可歌可泣、引吭高歌、長歌當哭、鶯歌燕舞、輕歌曼舞、載歌載舞、歌舞升平 7、噪聲與成語: 自吹自播、大吹大播、亂彈琴、胡打梆子亂敲鐘 四、運動和靜止類: 1、相對靜止類: 並駕齊驅、形影相隨、如影隨行、隨波逐流、亦步亦趨、比翼雙飛、水漲船高 2、相對運動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刻舟求劍、時過境遷、山不轉水轉 3、速度快; ①迅雷不及掩耳 ②雷厲風行 ③急如星火④風馳電掣 ⑤急風暴雨、暴風驟雨 ⑥急如星火 ⑦脫韁之馬 ⑧壹瀉千裏、壹落千丈 ⑨歸心似箭 五、力學類 1、壓力壓強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壹針見血、脫穎而出 ③坐如針氈 ④如履薄冰 ⑤入木三分 2、浮力類: 冰山壹角 3、重力重心類: ① 頭重腳輕 ②輕重倒置 ③落葉歸根 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4、合力類: ①眾誌成城、水到渠成 ②眾人劃槳 ③心往壹處想,力往壹處使 ④九牛二虎之力 ⑤同心協力、因勢利導 ⑥積羽沈舟 ⑦寡不敵眾 ⑧群策群力、群起攻之 5、力很大: ①疾風知草勁 ②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③滴水穿石 ④雷霆萬鈞、驚天動地 6、力很小類: 強駑之末、螳臂擋車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哪裏有壓迫,哪裏有反抗 ②壹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 ③以卵擊石 ④互相促進 六、物質特性、特點類: ①真金不怕火煉、烈火真金(金的熔點高) ②斬釘截鐵、鋼筋鐵骨、銅牙鐵齒、銅墻鐵壁 ③血濃於水 ④沈甸甸 ⑤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七、擴散類: ①入木三分 ②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③泌人心脾 ④芳香四溢、香飄萬裏 ⑤墻內開花墻外香 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八、效率類: 1、提高效率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事半功倍、壹舉兩得 ③壹箭雙雕、壹石二鳥 ④拋磚引玉、四兩拔千斤 ⑤懲壹儆百 2、效率很低類: ①事倍功半 ②勞而無功(有苦勞無功勞) ③人財兩空 ④賠了夫人又折兵 ⑤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⑥肉包子打狗 3、效率100%類(不可能之事); ①無米之炊 ②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B生物類 1、遺傳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條件反射類: 耳熟能詳、熟能生巧、耳濡目染、老馬識途、望梅止渴、心有靈犀 心靈感應 3、天敵:壹物降壹物、以毒攻毒 3、適者生存:入鄉隨俗 C、哲學類 1、方法不對: 掩耳盜鈴、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欲速不達、拔苗助長、隔靴搔癢、對牛彈琴、抱薪救火 2、方法對; 釜底抽薪、欲擒故縱、漁翁得利、擒賊擒王、壹夫當關、聲東擊西、避實就虛、舉壹反三、觸類旁通、閉門造車、提綱摯領、揚長避短 3、辨證類: 塞翁失馬、見仁見智、樂極生悲。

5.有關科技的詩歌

科技高峰永攀登

科技部門聚群英, 前來參加喜心中。

形勢大好心激動, 華夏人氣倍昌盛。

中國加入世貿中, 申奧圓滿獲成功。

日新月異科技城, 萬眾歡樂喜氣盈。

小平理論指方向, 科協六大乘東風。

三個代表作指導, 深入學習重應用。

科技人員跟黨走, 圍繞中心建新功。

增強活力轉職能, 辦事效率顯著增。

面向經濟常堅持, 兩手齊抓兩手硬。

學術交流更活躍, 科技工程顯神通。

科學普及面更廣, 講比活動深基層。

組織團結獻計策, 通力協作豐內容。

智力開發率先行, 線頭模範率先行。

展望未來路光明, 知識力量大無窮。

卡爾·薩根作榜樣, 科技高峰永攀登。

6.古人有關“科技”的成語、詩詞歌賦或者典故

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很多成語包含有眾多科學知識與哲理,舉例如下: A、物理類 壹、光學類 1、光的直線傳播類 ①壹葉障目,不見泰山;壹手遮天 ②高瞻遠矚 ③井底之蛙、管見所及、管中窺豹、坐井觀天、鑿壁偷光 ④日上三竿、立竿見影 2、光的反射類 ①山水相映、水中倒影 ②水中月,鏡中花(鏡花水月) ③海底撈月壹場空 ④刀光劍影 、浮光掠影、珠光寶氣 ⑤波光粼粼 3、光的折射類 ①星光搖曳 ②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③潭清疑水淺 4、色彩反差類 ①白紙黑字、黑白分明、壹清二白 ②紅花綠葉 ③萬綠叢中壹點紅 二、熱學類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熱火朝天、蒸蒸日上 ③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④趁熱打鐵、油煎火燒、赴湯蹈火 ⑤爐火純青 三、聲音類 1、振動產生聲音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掩耳盜鈴 ③震耳欲聾、雷聲隆隆 ④壹個巴掌拍不響 ⑤鳴鑼開道 ⑥鼓不敲不響,鐘不撞不鳴,話不說不明,人不學不靈(人不教不會) ⑦振振有詞 2、音調類 厲聲疾色 、呼嘯而來、尖聲尖氣 3、音色類 聞其聲知其人 4、聲音響度類: ①聲音很響: 如雷貫耳、高歌猛進、引吭高歌、震耳欲聾、雷霆萬鈞、驚天動地、龍吟虎嘯 ②聲音很小: 低聲細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5、聲音傳播類: 擲地有聲、掩耳盜鈴、雷聲隆隆、登高壹呼、交頭接耳、充耳不聞 6、樂音與成語: 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臘味、弦處之音、聞千曲而後曉聲(意同“讀書萬卷其義自現)、高歌猛進、有聲有色、繪聲繪色、高山流水、此時無聲勝有聲、歡欣鼓舞、可歌可泣、引吭高歌、長歌當哭、鶯歌燕舞、輕歌曼舞、載歌載舞、歌舞升平 7、噪聲與成語: 自吹自播、大吹大播、亂彈琴、胡打梆子亂敲鐘 四、運動和靜止類: 1、相對靜止類: 並駕齊驅、形影相隨、如影隨行、隨波逐流、亦步亦趨、比翼雙飛、水漲船高 2、相對運動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刻舟求劍、時過境遷、山不轉水轉 3、速度快; ①迅雷不及掩耳 ②雷厲風行 ③急如星火④風馳電掣 ⑤急風暴雨、暴風驟雨 ⑥急如星火 ⑦脫韁之馬 ⑧壹瀉千裏、壹落千丈 ⑨歸心似箭 五、力學類 1、壓力壓強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壹針見血、脫穎而出 ③坐如針氈 ④如履薄冰 ⑤入木三分 2、浮力類: 冰山壹角 3、重力重心類: ① 頭重腳輕 ②輕重倒置 ③落葉歸根 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4、合力類: ①眾誌成城、水到渠成 ②眾人劃槳 ③心往壹處想,力往壹處使 ④九牛二虎之力 ⑤同心協力、因勢利導 ⑥積羽沈舟 ⑦寡不敵眾 ⑧群策群力、群起攻之 5、力很大: ①疾風知草勁 ②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③滴水穿石 ④雷霆萬鈞、驚天動地 6、力很小類: 強駑之末、螳臂擋車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哪裏有壓迫,哪裏有反抗 ②壹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 ③以卵擊石 ④互相促進 六、物質特性、特點類: ①真金不怕火煉、烈火真金(金的熔點高) ②斬釘截鐵、鋼筋鐵骨、銅牙鐵齒、銅墻鐵壁 ③血濃於水 ④沈甸甸 ⑤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七、擴散類: ①入木三分 ②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③泌人心脾 ④芳香四溢、香飄萬裏 ⑤墻內開花墻外香 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八、效率類: 1、提高效率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事半功倍、壹舉兩得 ③壹箭雙雕、壹石二鳥 ④拋磚引玉、四兩拔千斤 ⑤懲壹儆百 2、效率很低類: ①事倍功半 ②勞而無功(有苦勞無功勞) ③人財兩空 ④賠了夫人又折兵 ⑤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⑥肉包子打狗 3、效率100%類(不可能之事); ①無米之炊 ②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B生物類 1、遺傳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條件反射類: 耳熟能詳、熟能生巧、耳濡目染、老馬識途、望梅止渴、心有靈犀 心靈感應 3、天敵:壹物降壹物、以毒攻毒 3、適者生存:入鄉隨俗 C、哲學類 1、方法不對: 掩耳盜鈴、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欲速不達、拔苗助長、隔靴搔癢、對牛彈琴、抱薪救火 2、方法對; 釜底抽薪、欲擒故縱、漁翁得利、擒賊擒王、壹夫當關、聲東擊西、避實就虛、舉壹反三、觸類旁通、閉門造車、提綱摯領、揚長避短 3、辨證類: 塞翁失馬、見仁見智、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