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
作者:林則徐
原文:
出門壹笑莫心哀,浩蕩襟懷到處開。
時事難從無過立,達官非自有生來。
風濤回首空三島,塵壤從頭數九垓。
休信兒童輕薄語,嗤他趙老送燈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詩人因抗英禁煙被貶,遠戍伊犁,心中自有壹股不平之氣。但臨行與家人告別,深恐家人擔憂,又需笑言相勸,故開首二句強作歡顏。然而這也的確體現出詩人襟懷坦蕩,四海為家的壯誌豪情。詩人自信抗英禁煙有功無罪,歷史自會做出公正結論,面對貶謫問心無愧。“時事”二句便是對人生經驗的總結,人不能生而知之,要想辦成壹件事,總要經過多次反復和波折,包括犯錯誤。這也是對家人子女的教誨。“風濤”壹聯以輕蔑口吻譏諷英帝國主義國中無人,外強中幹;而自己正好借遠戍之機遊遍全國,了解情況,尋求抗擊侵略者的方法,胸懷廣闊,氣勢豪邁。末二句針對朝中投降派幸災樂禍,說自己永無回鄉之日的讕言。表示自己壹定會安全返回家鄉,返回首都,再與侵略者壹決雌雄。“兒童輕薄語”五字生動刻劃了那些賣國小人的卑鄙行徑,表示出作者對他們的無比蔑視和嘲笑。全詩雖有眷戀故鄉之意,卻毫無小兒女悲戚之態,雄健豪勁,不失民族英雄本色。
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壹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