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酥梨的酥梨之鄉

酥梨的酥梨之鄉

蒲城縣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東北部,現轄24個鄉鎮,373個行政村,總人口79萬,是陜西的農業大縣,耕地面積140萬畝,年產糧食3億公斤,居全省第壹;是全國100個優質小麥基地縣之壹和生態治理重點縣。

蒲城是陜西的果品大縣,擁有果林面積50萬畝,其中蘋果25萬畝,酥梨17萬畝,特色時令水果8萬畝,建成無公害綠色果品基地15萬畝,年產果品5億公斤;是陜西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是全國果品生產百強縣之壹,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酥梨之鄉。

蒲城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酥梨之鄉”,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世界優等酥梨最佳生態區。蒲城酥梨以形美、果大、皮薄、色亮、質脆、含糖量高、郁香爽口、耐儲存等特點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人們形象的比喻為“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被評為“中華名果”。當前,蒲城在全縣建立了25萬畝綠色果品基地,推廣生態果園技術,按照綠色果品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對果品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特別是無菌害套袋的運用,使果品外觀更美,裏面更潔凈,大大提高了果品質量,從而使蒲城酥梨得以突破進口國技術壁壘限制。目前蒲城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酥梨大縣。蒲城酥梨已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大量出口到俄羅斯、東南亞及歐美等國際市場。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客商從四面八方雲集蒲城,爭相求購蒲城酥梨。 同川,古稱銅川、桐川,是地域名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的原平市東南部和定襄縣北部。具體指原平市東社鎮、南白鄉和定襄縣宏道鎮。隋朝時的銅川縣治就在現今原平市東社鎮的城頭村。

歷史上隋代大哲學家王通、坦腹曬書的郝隆、北方革命巨子續桐溪、剖腹明誌的續範亭就出生在這裏。

同川因同河貫穿全境而得名。同川即同河流域。

同川壹般分為北同川、南同川、西同川三部分。現原平市南白鄉為西同川。以東社鎮北河底村中間的壹條道路為界,北面為北同川,包括東社鎮的大部分村莊;南面為南同川,包括東社鎮的小部分村莊和定襄縣的宏道鎮。

同川語音歸屬為晉語區,五臺片區。北同川與南同川的語音有壹定區別,西同川與南同川的語音沒有區別。

在明朝洪武年間同川被譽為梨果之鄉。2005年被評為山西省農業旅遊示範點。

每年4月23日是原平的梨花節,其實也就是同川的梨花節,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來此賞花。近年來原平市舉辦梨花詩歌節,均在這裏賞花。

同川是聞名全國的梨果之鄉。同川梨是山西省名特產。 山西平遙東南部為丘陵地區,海拔800至1000米,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地肥水美,綠樹成蔭,是晉中的“林果十強鄉鎮”之壹。由於晝夜溫差較大,果品養分積累較好。特別是近幾年來,以科技為先導,在果品生產中大力實施深翻擴穴,穴貯肥水,生物覆蓋,疏花疏果,人工授粉,鋪反光膜,果品套袋等十幾項科技組裝技術,進壹步提高了果品質量。

平遙縣襄垣鄉除了提出打造中國無公害酥梨第壹鄉,建成全縣“壹鄉壹業、壹村壹品”率先發展區的戰略目標外,還將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預計到“十二五”期末,襄垣鄉酥梨面積將超過6萬畝。

作為平遙古城的特產的套袋酥梨1996年榮獲省首屆優質水果展評會“銀質獎”,國際果品及技術設備展覽會優質產品獎”。1999年,在“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套袋酥梨以其表面光潔,個大豐滿,多汁酥脆,營養豐富和無公害等幾大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