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狗×不通還是適用於機器人寫詩的狀態,但是應付沒有鑒賞能力的人真的是足夠了。
在寫下前面幾句話的時候,我還屬於非常不屑的看待人工智能所創作的詩歌。不是我搞歧視,要知道身在藝術這行,自然對自己行業的要求會高壹點,偏執壹點。然而經過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後,我端正了自己的態度,人工智能寫出來的詩,真的是能讓外行人"欣賞",內行人蒙圈。
此前我看到最多的還是所謂寫藏頭詩的軟件,沒什麽神奇的就是利用大數據,把詩詞檢索出來進行拼湊,這種拼湊的詩每壹句妳都可以在網上搜的到,意思就是說每壹句都是古代詩人所寫。而拼湊在壹起的結果就是整首詩意狗×不通,甚至還侮辱了狗。(下次要藏頭表白,直接網上搜就行)
抱著這樣的態度來看人工智能的創作,顯然是斜視眼了。尤其是在簡單的了解媒體進行的對比以後,略為不屑。不過懷著好奇我還是自己去親自試驗壹番,得出結論如下:
1.人工智能技術真的比那些三流藏頭詩要好,至少人家是原創的!原創的!
2.雖說整首詩的閱讀都沒什麽問題,但是詩意根本沒有,還摻雜著好多現代的東西,比如這首田園詩:
曉雲淩空翠,
幽鳥鳴春風。
珍禽互飛來,
狂歌動煙箔。
有雲,有鳥,春風,飛禽,東西是挺多的但是按照田園詩來解讀的話,太過田園,作者的情感全部都沒有,詩人歸隱的感覺都去哪了?還有"煙箔"兩字,單個詞語拿出來就是我們香煙盒裏的煙箔紙,如果放在句子中,,,,改成"煙波"還湊活。
3.雖說漏洞百出,但是壹句話放出來看還是可以欣賞的:
壹曲清風吹我耳,
萬般春色歸關河。
發在朋友圈裏也還算檔次可言,頗有壹種乘風歸去的感覺。
壹般的詩句通過人工智能運算,讀起來押韻,雖然普通人是不會鑒賞,但是只要把字詞拆開來解析,妳就會發現,人工智能大概是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機器組詞法",各種莫名頻出。下次用智能排詩的時候記得檢查清楚,別朋友圈有個詩詞高手徒讓人家看笑話。
人工智能的可怕就在於它是在不斷學習的壹種機器,我們人類是不斷學習的壹種動物,後來又擁有了創造力,所以立於自然"頂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如此地步,未來也難說超越人類,代替人類許多的機械勞動。尤其是當機器能夠把人類所有的知識文化都集合,並且貫通以後,再衍生出自己的不同道路,那麽收拾收拾我們都可以下崗了。或許是我太悲觀了,不過機器越是被普及,手工勞作就越是寶貴,質樸的手藝,融合的是人文和體溫,不是簡單的計算可以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