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隋朝的詩句 1. 關於隋唐時期的詩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壹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
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裏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借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 這是壹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壹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
“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裏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詩人暗示,這裏的戰事自秦漢以來壹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裏長征人未還”,“萬裏”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裏,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
“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裏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
“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
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壹首。 曹 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
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壹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
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壹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壹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
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壹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
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壹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
如《白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
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
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王昌齡介紹 王昌齡,宇少伯,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歷元年( 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
《新唐書》本傳與《唐詩紀事》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 “王江寧”而致誤。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國史補》與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與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韋、王諸人都是以官職稱,所以玉江寧也是以官職稱,而不是以籍裏稱。
《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 “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閑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
《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當可信,所以《唐才子傳》從《河嶽英靈集》,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現在壹般人也認為他為太原人。 兩《唐書》本傳都未載王昌齡登進士第的時間,徐松《登科記考》也未載。
《唐才子傳》說他為開元十五年的( 727年)進士。又唐詩人顧況《監察禦史儲公集序》說開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
顧況之序所記當確。王昌齡進土及第後,補秘書省校書郎。
校書郎自古由文學之士充任,為當世所重,所以學者稱校書之所為誌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萊山。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
詹成锳先生據王昌齡詩文,考證他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貶嶺南,這是未見於史籍記載的壹個新發現,詳《李白詩文系年》。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即北歸,遊襄陽,。
2. 關於隋唐時期的詩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註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壹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
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裏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借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簡析] 這是壹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壹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
“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裏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詩人暗示,這裏的戰事自秦漢以來壹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裏長征人未還”,“萬裏”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裏,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
“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裏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
“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
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壹首。 曹 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
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壹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
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郁 而死,年四十壹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壹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
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壹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
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壹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
如《白馬篇》、《送應氏》等。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
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
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王昌齡介紹 王昌齡,宇少伯,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歷元年( 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
《新唐書》本傳與《唐詩紀事》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 “王江寧”而致誤。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國史補》與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與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韋、王諸人都是以官職稱,所以玉江寧也是以官職稱,而不是以籍裏稱。
《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 “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閑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
《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當可信,所以《唐才子傳》從《河嶽英靈集》,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現在壹般人也認為他為太原人。 兩《唐書》本傳都未載王昌齡登進士第的時間,徐松《登科記考》也未載。
《唐才子傳》說他為開元十五年的( 727年)進士。又唐詩人顧況《監察禦史儲公集序》說開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
顧況之序所記當確。王昌齡進土及第後,補秘書省校書郎。
校書郎自古由文學之士充任,為當世所重,所以學者稱校書之所為誌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萊山。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
詹成锳先生據王昌齡詩文,考證他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貶嶺南,這是未見於史籍記載的壹個新發現,詳《李白詩文系年》。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即北歸,遊襄陽,。
3. 從三國到隋唐的詩詞有哪些
名句排行榜[轉] 名次 作者 詩題 精選名句 總投票數 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599 2 佚名 擊鼓《詩經.邶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418 3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213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2671 5 佚名 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2482 6 鄭愁予 賦別 這次我離開妳,是風,是雨,是夜晚;妳笑了笑,我擺壹擺手,壹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2467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2330 8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2323 9 曹植 明月上高樓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2280 10 納蘭性德 虞美人 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2165 11 張籍 節婦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2159 12 席慕蓉 壹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妳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 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壹段塵緣。 2143 13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2130 14 梁啟超 臺灣竹枝詞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2096 15 徐幹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2087 16 司馬光 西江月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2065 17 龔自珍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043 18 張先 千秋歲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2025 19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壹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1995 20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958 21 李商隱 暮秋獨遊曲江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1952 22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1917 23 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905 24 張仲素 燕子樓 相思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1890 25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壹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886 26 李商隱 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1884 27 張可久 塞鴻秋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壹行行寫入相思傳。 1860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835 29 李冠 蝶戀花 壹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1805 30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1794 31 佚名 綢繆《詩經.唐風》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1770 32 白居易 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735 33 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1722 34 文廷式 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1689 35 曹雪芹 枉凝眉 壹個是閬苑仙葩,壹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1671 36 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1670 37 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1647 38 歐陽修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1613 39 佚名 關雎《詩經.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598 40 歐陽修 玉樓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1594 41 柳永 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589 42 李之儀 蔔算子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1582 43 晏幾道 臨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1572 44 陳陶 隴西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1563 45 辛棄疾 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1563 46 溫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 1549 47 蘇武 結發為夫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1541 48 聶勝瓊 鷓鴣天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1535 49 柳永 晝夜樂 壹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 1533 50 李白 長相思二首其壹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1532 51 席慕蓉 印記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壹次傾心的相遇。 1529 52 範成大 車遙遙篇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1529 53 戴叔倫 相思曲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1499 54 柳永 雨霖鈴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479 55 元稹 遣悲懷三首其二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1474 56 顧敻 訴衷情 換我心,為妳心,始知相憶深。
1457 57 魚玄機 江陵愁望有寄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1446 58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六 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
1434 59 樂婉 蔔算子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1412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1395 61 溫庭筠 新添聲楊柳枝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379 62 邵瑞彭 蝶戀花 忍把千金酬壹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374 63 晏殊 玉樓春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1360 64 曹雪芹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359 65 周邦彥 玉樓春。
4. 有關隋朝大運河的詩詞
1、《汴河直進船》——唐代李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
譯文:汴水與淮河之間挖通後,確實有許多便利。不過,百姓遭受到的苦難也很深重。東南四十三州的廣大地區,民脂民膏都被這條河運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貴族去享用了。
2、《長相思·汴水流》——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譯文:汴水長流,泗水長流,流到長江古老的渡口,遙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點頭,頻頻含羞,凝聚著無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妳歸來才會罷休。壹輪皓月當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3、《汴河懷古·其二》——唐代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禹論功不較多。
譯文:都說隋朝亡國是因為這條河,但是到現在它還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暢通無阻。如果不是修龍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煬帝的功績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4、《汴河曲》——唐代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譯文:汴水碧波,悠悠東流,望中壹片無邊春色。春色常在,但當年豪華的隋宮則已經荒廢頹敗,只留下斷井殘垣供人憑吊了。行人啊千萬別望向長堤上的美景,那隨風飄蕩、漫天飛舞的楊花,仿佛正是隋代豪華消逝的壹種象征,讓人惆悵。
5、《汴河懷古·其壹》——唐代皮日休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壹千余裏地無山。
譯文:成千上萬的彩船行駛在運河兩岸的翠柳中間,但這支船隊載到揚州後再也沒有回還。應該是上天教人們開通汴河,這裏壹千余裏的地面上看不到壹座山巒。
5. 有關隋朝大運河的詩詞
1.皮日休〈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裏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禹給功不較多。
2.汴水(胡曾)
千裏長河壹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錦帆未落幹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
3.李利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壹千余裏地無山。
4.七絕 大運河(作者:冰雪紅豆)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
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
*秋水纏綿,牽動河畔漫步的遊子,拾得小詩。
5.紅樓詩詞:桃葉渡懷古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