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帶著詩人思想感情的客觀物象,是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套用王國維先生的壹句話叫“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即著我的主觀感情色彩的客觀物象是為意象。
如,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這首詩借春風、柳條、藤蔓、黃鶯等意象描繪壹幅春天生機勃勃的美好畫面,含蓄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不舍之情。
意象在表達詩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兩種:
第壹,渲染氣氛,營造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壹體的藝術境界。意境的產生離不開意象,當眾多的意象組合在壹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於景,這些意象就能創造出與之特征相符的氣氛和意境,讀者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二,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在古代詩歌創作中,作者習慣於將內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達,這就產生了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讀者含英咀華,自然也受到了藝術上的熏陶感染,獲得精神上的審美快感。此時,意象不僅僅是客觀的景物,而且滲透著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