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菩提果是什麽樣的圖片

菩提果是什麽樣的圖片

菩提果是采摘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取出曬幹。種子球形,直徑約14mm。外表面黑色,光滑;種臍線形,周圍附有白色絨毛。種皮骨質,堅硬。無胚乳,子葉肥厚,黃色,胚粗壯,稍彎曲。

核果球形,徑約15~20毫米,熟時黃色或棕黃色。種子球形,黑色,徑約12~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菩提果(學名:Sapindus),本草綱目稱為木患子,四川稱油患子,海南島稱苦患樹,臺灣又名黃目子,亦被稱為油羅樹、洗手果、肥皂果樹。菩提果與荔枝跟龍眼同屬無患子科,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龍眼、鬼見愁等等。

相傳以菩提樹的木材制成的木棒可以驅魔殺鬼。而拉丁學名Sapindus是soap indicus的縮寫,意思是“印度的肥皂”,因為它那厚肉質狀的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便會產生泡沫,可用於清洗,是古代的主要清潔劑之壹。約有13種,分布於亞洲、美洲和大洋洲。中國產於長江流域以南。

擴展資料:

菩提果的醫學作用

菩提果具有抑菌、去屑、防脫、美白去斑、滋潤皮膚的作用:“菩提果可預防頭皮屑”,這對於慣用傳統的、天然的洗護用品的中國人來說,根本就是普通常識。

使用菩提果皂乳洗頭,對於預防掉發據民間傳說也有效。菩提果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脂、收斂毛孔,能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能減少日光中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

菩提果中的阿魏酸是科學界公認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膚質量,使其細膩、光澤、富有彈性。同時還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菩提果中的果酸能幫助皮膚去除堆積在外層的老化角質,加速皮膚更新,幫助改善肌膚青春痘、黑斑、皺紋、皮膚幹燥、粗糙等肌膚問題。

用於洗頭亦可預防頭皮屑去屑止癢功效,它的ph值在5~7之間,呈自然酸性,純天然的界面活性劑,不傷人體,不汙染水源之特性。

除此外還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還原糖、脂肪酸、油脂、油酸、類胡蘿蔔素、煙酸、核黃素、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及賴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組氨酸等10多種氨基酸。

毒性:菩提果皂甙有溶血作用。給家兔靜脈註射,其致死量為0.03-0.04g/kg,死因為呼吸麻痹。

“菩提”壹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佛祖既然是在此樹下“成道”,此樹便被稱為菩提樹。

在印度,每個佛教寺廟都要求至少種植壹棵菩提樹。印度非常講究菩提樹的“血脈”,並以當年佛祖頓悟時的聖菩提樹直系後代為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菩提果

百度百科——菩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