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不如見面。俗話說,拼音:wénmíngbùrújiànmiàn,意思是只聽名聲比見面更能理解。例:《北史·列女傳·愛妻崔氏:聽說相見不如相知,不見人倫,不負責任。水滸第三回:魯提哈趕緊回禮,說:出名不如見面,見面不如出名。
清代曹雪芹《紅樓夢》:雖然出名不如相見,他已經長成壹個好看的鞭炮了,但是他要喬裝打扮,卻比我還要害羞。三俠五義第六十章:丁大爺聽了,暗笑:好壹個北俠!妳為什麽這麽膽小?真的很有名。最好見見他。20年見證的詭異情況,回到97年:這兩個名字我聽過很多。我今天遇見了他們。與其出名,不如見見他們。
俗諺
作為成語的壹種,俗語指的是約定俗成、廣為流傳、言簡意賅的句子。從廣義上講,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成語和常用的口頭成語,但不包括方言、俗語、書面語中的成語,也不包括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上講,俗語是有自己特點的體裁之壹,它不同於諺語和歇後語,但也有壹些俗語介於兩者之間。
諺語來源廣泛,既有民間的口頭創作,也有名詩、格言警句、歷史典故等。“俗語”壹詞最早出現在我國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列傳》中,並配有楚寫的《西門豹》壹文:人說不嫁河伯,水會漂走,淹死他的人。這裏的“俗語”是指通俗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