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明節為什麽取清明二字?

清明節為什麽取清明二字?

1正是與“天氣物候”有關。西漢《淮南子》壹書關於天文的介紹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關於清明的記載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2雖然這兩個典籍中的文字說明有些許差異,但其實是說壹個道理,就是“萬物呈現清潔明凈的現象和感覺”

3、從時令的角度來理解。清明節是24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這個時節,太陽已經越過赤道兩周時間了(春分節氣太陽直射赤道),北半球的日照正逐步加長,白天長,夜晚短。

立春過後,經過雨水、驚蟄、春分三個節氣後,嚴冬深藏於大地內部的寒氣,正被太陽帶來的溫暖壹絲壹絲地從地表抽出,散失殆盡。

此時,春花爛漫,厚重的綠色覆蓋在大地之上,天空清朗,空氣清新,萬物應時而生,勃勃競發。真可謂“風清氣正”“欣欣向榮”。

4.從人文角度來理解。“清”:天輕清而上揚。老天清而不濁,透明敞亮;老天清而無私,恩被萬物。“明”:通曉事理,順勢而為是為明。

古人用“清明”二字,宣示後人要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做到“清正廉明”。

清明時節祭祖,與祖先通靈,讓祖先評判生人在世間所做所為是否清正廉明。古話說:人在做,天在看。

天就包含了祖先。祖先只保佑那些清清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的後人。所以,告示後人要時刻警惕,用心從事,時刻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立已以德,律已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