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天壇的最出名詩句

贊美天壇的最出名詩句

贊美天壇的最出名詩句有仙山攜我搴玉英,壇上夜半東方明。設壇祭上庭,祈雨禱谷豐。

天壇

天壇,原名“天地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大街東側。為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為“天壇”,天壇由兩重壇墻環護,分為內、外兩壇。

其主要古建築集中於內壇,內壇中間有東西向隔墻將內壇分隔為南、北兩部分,隔墻中有門相通。內壇由圜丘、祈谷壇、齋宮三組古建築群組成。祈谷壇位於內壇北部,圜丘壇位於內壇南部,齋宮位於內壇西部,壹條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連綴圜丘壇和祈谷壇。

內壇四周設有東天門、北天門、西天門、廣利門、昭亨門、泰元門。天壇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知識拓展:

祈谷壇區域位於天壇內壇北側,大門稱祈年門,門北為壇。上層壇面正中建祈年殿,殿為藍琉璃瓦三重檐攢尖頂圓形大殿,盛金寶頂,殿高38米。祈年殿之北還有皇乾殿,是祈谷壇奉祀神位的供奉所。祈谷壇東門外有神庫、神廚宰牲亭及長廊等附屬建築。

天壇建築處處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藝術表現手法,其主要建築圓丘壇、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圓形平面,而祈年殿、圓丘壇的磚砌外墻則為方形,天壇內外兩重壇垣也是北圓南方,寓意“天圓地方”。

其技術構造也因建築外形的特點和“天”的含義而采用奇數、年數等與之相關的數字,主體建築屋面覆以藍色琉璃瓦以象征青天,使祭禮達到神聖而崇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