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鎮遠杏樹是哪裏的?

鎮遠杏樹是哪裏的?

杏樹

杏樹,薔薇科,原產中國北方,適宜山川、河流、山谷、海灣生長。抗旱耐寒,易種植,結果早。所謂桃三年,杏四年,就是說四年就能結果。且盛果期長達五六十年,樹齡100年以上。鎮遠是壹片黃土地。早在西周時期,先民們就將野生杏樹移植到了莊戶的庭院中,並世代繁衍生息。唐代大詩人李白說“帝鄉三百裏,杏在碧雲之中”白居易說“杏園怎敢阻君去?沒過多久,春天就來了。”這些優美的詩句充分證明了杏樹在唐朝就已經有了栽培。唐朝的首都到處都是杏樹。宋代詩人陸遊的“小樓聽春雨通宵,深巷買杏花明”和範成大的“浩蕩風光無岸,春來杏園如何鎖?”足以說明杏樹在中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成為文人墨客抒發情懷、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重要話題。明代趙世春編著的《平涼郡誌》記載:“杏十種,仁有苦有甜,花有雙。有枯葉。”史明鎮原屬平涼管轄,也就是說,鎮遠人早在500多年前就已經研究和選擇了杏樹品種。鎮遠的杏姓是人。據說他的祖先愛種杏樹,被周王室封為“杏”。杏諧音“興”,意為杏是興,意為興旺。鎮遠人民世代種植杏樹,也是人口興旺、家族事業發達的希望。

杏子有很多種。根據杏仁的甜、苦,分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時間分,有麥黃杏、糜黃杏;根據皮核的粘連情況,有粘連杏和脫離杏之分。還有少量嫁接杏,個頭大、新鮮、水分豐富、成熟早,是當地最好的品種。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科學的栽培試驗和示範,先後從外地引進了山西大邊杏、蘭州大姐杏、金馬、張遠、青皮杏、白胤杏、華山大姐杏、臨夏唐王杏等品種。近年來,先後引進了巴丹杏、曹興、李廣興、龍王茂、金太陽、凱特、壹窩蜂等20多個優良品種,確定了縣北部山區。同時要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種。目前,全縣19鄉鎮優質良種杏發展速度加快。在各鄉鎮杏基地的基礎上,由“新壹代”、“新千年”兩家食品企業投資90多萬元,在林箐鄉西溝泉村、城關鳳臺村建設了1100畝優質杏生產基地。

杏樹都是寶。杏木堅硬細膩,紋路顏色艷麗。它是用於農具和家具的壹種廉價和高質量的木材。從古人感嘆“杏飾為梁”“杏梁不散”來看,其實是古時候合杏為榮的意思。杏果可鮮食、曬幹、貯藏,四季常食;果仁富含油脂,甜的可以削皮吃,苦的可以煮熟脫苦,配上胡蘿蔔和蔥花,拌上紅白綠香菜,味道好又香又好吃。是鎮沅最獨特、最受歡迎的佐酒食品,是逢年過節大家必不可少的壹道菜。鎮沅杏仁以其色澤、口感純正、飽滿、品質優良而享譽海內外。是中國盛產杏仁的縣之壹,年出口300多噸,居全國第二位。杏殼以前是做燃料的,過年過節多用來做酒,現在是制作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供不應求。毫不誇張地說,青酸杏、黃甜杏、酸甜苦辣核與核殼、酸甜苦辣殼都是有價值的。杏已成為鎮遠農民奔小康、互助合作的金鑰匙。

鎮遠縣杏樹發展迅速是在解放後。在歷年的植樹造林運動中,群眾就地育苗,廣泛種植杏樹,逐漸形成了杏山、杏溝、杏坳等許多杏樹。改革開放以來,鎮遠縣提出了“沙棘戴帽,果樹纏腰,洋槐填溝,杏樹圍村”的口號,在農家樂門前和村莊周圍大力發展杏樹。現在,全縣杏林面積已達26.34萬畝。建成萬畝杏樹鄉8個,百株杏樹18000戶,500畝以上杏樹、山崗100多株。形成了以縣內四大流域和中南部城鎮為主,以杏樹改良為主,以退耕還林地區杏樹大面積種植為主的杏基地建設格局。擁有大面積野生杏樹的新疆沙河縣,年產量全國第二,鮮杏2萬多噸,杏幹3300多噸,杏核2500多噸。杏樹成林,也起到了很好的涵養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出現了“十裏煙村紅”的景點。

1982以來,鎮遠縣不斷加強系列開發,進行深加工種植,杏果產業成為富縣富民支柱產業之壹。90年代中期,全縣有國有、集體、私營杏產品加工企業110家,從業人員5400人,杏產品產量達16000噸。杏產品企業35家,從業人員1650人。開發的系列產品有杏花、杏花、杏醬、甘草杏、八寶杏、牡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軟糖、水晶杏、杏仁罐頭、速溶杏精、杏仁奶、活性炭等,年產量8500噸。祖國的南北,白山黑水,東海之濱,西南邊陲,都有鎮遠出產的杏產品出售。產品還遠銷東南亞、獨聯體、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並獲得26個國際國內獎項。新壹代食品有限公司產品先後被評為“1999年中國小商品交易會推薦產品”、“第十二屆中國西博會新技術新產品獎”、“2003年3月15特別推薦產品”、“2006年5438+0甘肅瓜菜博覽會金獎”、“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暢銷產品”、“中國慶陽民俗香包節指定產品”。

陽春三月,清風徐來,鳥語歡唱,空谷悠揚,田園清新爽朗。細雨過後,天高雲淡,地高雲淡,杏樹繁花似錦,蜜蜂飛舞,蝴蝶翩翩起舞,滿屋鄉野彌漫著芬芳溫馨的杏花,讓人陷入仙境。紅杏之鄉鎮遠人民正在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腳踏實地的精神,進壹步開發杏資源,突出創新理念,與時俱進,拓展杏產品市場,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目前還沒有圖片,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