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海南寫的詩
1、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出處: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譯文:被貶南荒雖然九死壹生吾不悔恨,這次遠遊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2、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出處:宋·蘇軾《別海南黎民表》
譯文:我本來是海南人,寄居在蜀州的西部。
3、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出處:唐·李德裕《望闕亭》
《遷居》詩寫道: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去年家水西,濕面青雨細。
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
今年復東徙,舊館聊壹憩。
已買白鶴峰,規作終老計。
蘇軾初到惠州住在合江樓,即惠州東門樓。樓位於東江、西江匯合處,海山蔥朧,江流環抱,秋風初涼,百鳥合鳴,有如仙境。他在《寓居合江樓》詩中說:
海山蔥朧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蘇軾在這裏住了不久,就遷居嘉皊寺松風亭。蘇軾以前赴黃州貶所,經過湖北麻城的春風嶺,遇上梅花盛開。這次貶官惠州,住在嘉皊寺松風亭又遇上梅花盛開。蘇軾在《十壹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詩中寫道: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譙雨愁黃昏。
蘇軾貶官惠州,壹住又是幾年,他深感“中原北望無歸日”,就開始作長遠打算。他在白鶴峰買了幾畝地,築屋二十來間,鑿井四十來尺深,並栽上各種果木。他對果木樹秧的要求是不大不小,太大不易栽活,太小又怕等不到果木成林,自己就死了。
蘇軾在惠州期間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安閑自在的。“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