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慕陵的遷移陵墓

清慕陵的遷移陵墓

道光帝為何將東陵已經建設好的帝陵拆毀而去西陵重建帝陵呢?這個在繼位不久就大肆宣傳節儉的道光帝,真的就是因為寶華峪陵寢地宮滲水、工程質量不符合萬年永固的標準才把它廢棄的嗎?並且為了再次尋找到如意的風水寶地,不惜花費兩年時間,讓很多重要朝廷大員都要滿世界到處去尋找,真的有必要這麽做嗎?

當道光帝將他的陵寢從東陵遷走以後,在東陵界內又先後建起了2座皇帝陵、2座皇後陵和2座妃園寢。這些陵的陵址都是經風水家們經過長時間踏勘,精心選擇的,均稱得上風水寶地,上吉之地。道光帝明明知道他的祖父乾隆帝有“昭穆相建”的敕諭,並直接點到他的孫子應在東陵建陵,而且東陵又有如此之多的佳壤,道光帝為什麽不在東陵建陵,偏偏遷到西陵呢?

面對著違背祖制的輿論和心理壓力,面對著為了自己個人私利,道光帝最終還是把乾隆帝苦口婆心、反復叮嚀的:“子孫們斷不可於他處另蔔吉地,有妨百姓田產”的遺訓,照舊拋在了腦後,對此,道光帝心裏比誰都十分清楚,但為了達到他內心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依舊派人到直隸省和北京附近諸地相度佳壤。而在這些被堪輿過的諸多地方中,也的確不乏有上吉佳壤,比如易縣的魏家溝後來成了光緒帝的萬年吉地,建起了崇陵;南旗村壹地“龍氣甚旺,雙脈齊落,並結南向壹穴,東向壹穴,龍虎砂環抱有情,堂局寬展,土色明潤”;梁各莊山後壹處“來龍悠遠,平地過峽,突起端正星峰,落脈結穴,砂水環抱”,“刨看土色,極為凈細”,“堂局足敷規制”。然而這些上吉之地,並沒有真正令道光帝心動,相反,西陵境內的龍泉峪吉壤剛壹提出來,就立刻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不但親身前往閱視,並於當天就欽定為萬年吉地,究竟是什麽原因,竟使得這位“敬天法祖”、“恪遵成憲”的“模範”皇帝有如此膽略和魄力,毫無顧忌地違背祖訓,勇破“昭穆相建”之制呢?

當時的人們迫於帝王的權威,為了明保其身,是不敢言語不敢猜測的,但即使是這樣,道光帝還是內心發虛,因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後來道光帝的兩首詩及其註釋泄露了他為什麽苦費心力尋找新陵址、並且必須是在西陵的“天機”秘密。

原來,在易縣西陵龍泉峪陵墓隆恩殿前的月臺左側,有有壹個石幢,上面鐫刻著道光帝的兩首詩。 毋謂重勞宜改蔔,龍泉想是待於吾。①

人情可嘆流虛偽,天命難諶懍典謨。

郁郁山川通王氣,哀哀考妣近陵區。②

因時損益無非教,馭世汙隆漫道迂。

豈敢上沿諸制度,或能後有壹規模。

心猶自慊增慚懼,慎儉平生其庶乎。③

欽命承修龍泉峪吉地工程工部尚書穆彰阿等以營建規模繪圖奏請朕詳加酌定,因成六韻,以述予誌。

道光十五年乙未孟春三月上浣 禦筆

(①予因寶華峪辦理不善,規制又拂朕意,不能不改圖吉址,特命禧恩等遍行相度,再歷春秋,始得茲地。予親臨閱定,諏吉鳩工,凡壹切規模,務從儉約,不許紛繁,是圖此地亦不勿耳。②皇考仁宗睿皇帝、皇妣孝淑睿皇後奉安昌陵,山川王氣,毓瑞鐘祥。茲龍泉峪在昌陵之西,相去八裏許。五雲在望,壹脈相承,子臣依戀之忱,庶符夙願也。③慎乃儉德惟懷永圖朕之素誌也。此次辦理吉地,酌減規模,業已明降諭旨,穆彰阿等定能仰成朕誌,敬謹遵行。) 吉蔔龍泉工始成,永安二後合佳城。

山川愜意時光遇,新故堪傷歲月更。

世事看花悲既往,人情寄夢嘆平生。①

東望珠阜瞻依近,罔極恩慈戀慕縈。②

道光乙未 九月初三日,孝穆成皇後、孝慎成皇後梓宮至龍泉峪享殿,奉安,俟十二月十壹日行大葬禮,奠別述懷,禦筆。

(①龍泉峪自道光辛卯五月蔔建萬年吉地,經營相度,今始竣工,朕親臨審視,眺罔巒之環拱,察川漵之溁廻,規模俱愜意於素誌,蔥郁洵定為福區,諏吉奉孝穆皇後、孝慎皇後梓宮同安靈址,永妥神棲,廻念繪圖制,無壹不詳加斟酌,協陰陽以揆日,合旺相以練辰,恰值風旭之煦和,默撫流光之荏苒,不惟孝穆皇後窀穸,再移久歷歲時,即孝慎皇後雲軿不返,已閱三秋,悲歡離合,真似看花,存沒榮枯何殊寄夢,追維往事,能勿愴懷。②吉地形勢毗近昌陵,望翠微之屏嶂,俱在目前;聯瑞氣於橋山,宛依膝下。睇覽神臯之磅礴,益深罔極之哀思。)

在第壹首詩中有這麽壹句:“郁郁山川通王氣,哀哀考妣近陵區。”並且在第二首詩中則再次這樣寫到:“東望珠阜瞻依近,罔極恩慈戀慕縈。”這兩句詩的意思比較明顯地表達出來他內心想要說的話,那就是,我的陵寢不僅風水極好,還靠近我父親的陵墓,這樣我就可以更加時常眷戀我父母的恩德了。

如果說這兩聯詩句表達得還不明顯明確的話,那麽他親做的註釋則更加直白地表述清楚了。道光帝在註釋中毫不隱晦地說道:

予因寶華峪辦理不善,規制又拂朕意,不能不改圖吉址,特命禧恩等遍行相度,再歷春秋,始得茲地。予親臨閱定,諏吉鳩工,凡壹切規模,務從儉約,不許紛繁,是圖此地亦不勿耳。

皇考仁宗睿皇帝、皇妣孝淑睿皇後奉安昌陵,山川王氣,毓瑞鐘祥。茲龍泉峪在昌陵之西,相去八裏許。五雲在望,壹脈相承,子臣依戀之忱,庶符夙願也。

接著在9個月之後的當年,道光帝在第二首詩的註釋中,在此對龍泉峪這個令自己心花怒放的萬年吉地有這樣的繼續解釋:

吉地形勢毗近昌陵,望翠微之屏嶂,俱在目前;聯瑞氣於橋山,宛依膝下。睇覽神臯之磅礴,益深罔極之哀思。

道光帝的這些註釋大概意思是說:“我因為寶華峪辦理得不好,規制又違反了我的本意,不得不另外找壹塊好地方。特地命令禧恩等人到處尋找,經歷了好幾年,終於找到了這塊寶地。我親自到這裏來視察,眺望四周岡戀環拱,川漵瀠回,建陵的規制與我的本意十分符合。我的父母仁宗睿皇帝(指嘉慶),皇妣孝淑睿皇後安奉在昌陵,這裏山川王氣,毓瑞鍾祥。而這個龍泉峪在昌陵的西面,相去八裏左右,五雲在望,壹脈相承,是我特別向往的地方,也完全符合我平素的意願。龍泉峪吉地靠近昌陵,以翠屏山為屏障,與橋山的瑞氣相連接,依次排列。這是這上天賜給的磅礴的山勢,這樣就能深深表達我對父親的感恩之心。

這時候就已經明確不誤地告訴我們,道光帝之所以最終選中龍泉峪,就是因為龍泉峪緊靠他父母的昌陵,可以長膝父母膝下,從此可以實現他多年的“子隨父葬”的願望。對此,道光帝的兒子鹹豐帝說得更直截了當:“我皇考孝思不匱,謂斯地不獨龍脈蜿蜒,且尺咫昌陵,得遂依依膝下素誌。” 所以道光帝為了達到自己的私願,還是撕下了自己虛偽的面紗,將祖訓、家法統統拋在腦後,好在道光帝手中握有皇權,最終不擇手段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為此,道光帝在他的詩的開頭就這樣大言不慚、非常張狂地說道:“勿謂重勞宜改蔔,龍泉想是待於吾。”意思是說不要認為把陵寢從東陵遷到西陵是勞民傷財,龍泉峪吉地是上帝賜給他的,這是天意。天意是不可違的,所以改遷陵寢是合情合理的,別人就不要說三道四的了。

雖然道光帝寫這兩首詩的主要目的,是為自己把陵寢從東陵遷到西陵作辯護。但是,通過對這兩首詩的仔細解讀分析,我們就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由此發現發現道光帝欲蓋彌彰的辯護中,透露了遷陵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想陪葬在自己父母身邊,並且找到了比寶華峪更為理想的上吉佳壤龍泉峪。因此,就怪不得他在滲水問題上壹驚壹乍的,原來道光帝是另有所圖,只可憐了當年那些承辦的官員們,由於他的個人私欲,不僅耗費國家錢糧無數,還致使他們跟著壹起倒黴,既罰賠錢財,又降職充軍。至於到底花了多少錢,費了多少的人力,那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要讓自己遂心滿意。因此,從建陵這件事情上,就能清楚地看出道光帝平時所表白的“恪遵成憲”、“愛惜民力”,根本不是發自內心真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