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曹操是壹個怎樣的人?

曹操是壹個怎樣的人?

曹操是個男人

作者認為曹操是三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雖然壹部《三國演義》把曹操刻畫成了壹個奸詐的小人,但是我們可以看看其他的歷史文獻,比如《三國誌》、《後漢書》、《資治通鑒》等等。,而且所有對曹操的評價都是正面大於負面。《三國誌》中,曹操說:曹公是“最善解人意”的,他成功的時候是“施與交易的魔術”。朝鮮人和白的獨門謀略和官料都給了,各因其器,矯情,不忘舊惡。他們抗軍十幾年,卻從不松口,登高必然賦,更擅詩詞草書圍棋。生活儉樸,不講究穿著。和別人討論,談笑風生。榮譽和獎勵,不惜花錢;什麽都做不了,什麽都做不了。這是壹流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獨特風采。筆者想象壹下,在金戈鐵馬的時代,壹個不是出身名門(孫武之後的孫堅),也不是皇族血統(所謂皇帝的兒子劉備),更不是三公四貴的世家(袁家兄弟),而只是宦官養子的後代,家裏不過是些錢而已。亂世中,他挺身而出,刺死董卓(《吳偉略》)依靠個人魅力在亂世中自立,然後有了明確的戰略,進入京師,依靠皇帝結交諸侯,統壹北方,成就大事。

從古至今,罵曹操的人無非兩個借口:壹是汝南的徐紹曾經評價曹操是壹個管理天下的得力大臣,亂世的奸臣。那樣的話,三國亂世,曹操當然是漢奸。何況曹操自己也說過:寧可失去天下,也不要天下失去我。這是奸雄的確鑿證據,所以天下的正義之士都以此為依據,視曹操為不義之人;其實許紹的原話是:治國有方的大臣,亂世出英雄。後來的反對者,特別是《魏春秋》的編年史家孫勝,出於貶抑魏揚蜀的目的,把主人公變成了漢奸。我很驚訝歷史上還有很多人認同孫勝的書。就連司馬遷在寫《資治通鑒》的時候,也選擇了很多篇章和材料。包括這句話。)有壹字之差。唉,有時候,壹個人毀於壹句話,曹操就是這樣。

第二,擁帝令諸侯。在某些人眼裏,天子是天下最大的人,天子的事就是天下的事。不是有句話說:天下歸皇帝;天下,是王之地,統領之地,是王之臣?這個天子有沒有能力並不重要。作為他的臣民,妳必須聽他的。想活,就能活。如果妳想死,妳就必須死,並且帶著感激死去。而曹操卻敢捧著皇帝做群臣,拿著劍上朝,把皇帝當傀儡。當然是大違。於是曹操成了壹個不忠不孝的奸臣。他應該下十八層地獄,永不翻身。

當然,現在很多人(很多人還這麽認為)並不這麽認為:曹操出生在東漢末年,人民貧困,農民起義頻繁。人與人之間真愛少,用處大。作為壹個想在亂世生存,想有所作為的人,警惕性很重要。雖然曹操走得太遠(歷史說他多疑),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說(連這種說法都找不到歷史依據),但也是形勢所迫。世界上有多少人不這麽認為?只有曹操敢於直言。曹操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性格,也是被忽悠所致。作者更喜歡曹操這個真小人,而不是劉備這個偽君子。

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曹操的壹個戰略措施。作者自己想象,如果生在那種亂世,他寧願選擇做壹個霸主,成就壹番事業,也不願把希望寄托在壹個腐敗無能、日薄西山的政府身上。再說了,就像曹操說的,如果不是擁立皇帝做諸侯,不知道當時的中原有多少人稱霸稱帝,天下何時會大亂。整個三國的歷史大概有壹百年,但真正的動亂前後不過二三十年。之後雖然分了三個國家,但是人民的生活還是比較安定的。另壹方面,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國內動亂持續百余年,戰亂不斷,比三國時期更甚。實際上,三國初期諸侯稱霸,國內動亂遠比戰國時期混亂。沒有曹操的皇帝做群臣,這種動蕩的局面是無法控制的。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不是犯罪,更是為民立功。

同時,作為諸侯霸主,曹操霸氣的態度是沒見過的,但他很有闖勁。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大師。且不說他自己詩詞歌賦的成就,就看他推動民族大融合,采取了壹系列重文政策,把文熙還給可汗,這些都是三國時期其他霸主無法比擬的。即使被打死,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諸葛亮,有古曲周郎之稱的少年英雄周瑜,也留下了幾首詩詞作品。除了因為政治原因殺了幾個文人(比如孔融),曹操對士紳極為寬容,從不迫害文人,否則建安不會有七士。而他殺孔融等人,是因為他們阻礙了他們的政治野心,不是因為他們太忠於皇帝,而是因為他們無法容忍他。政治鬥爭是妳死我活的鬥爭這種血腥的政治鎮壓歷史上只有曹操做過嗎?且不說太遙遠的事情,就是近代壹兩百年歷史上的政治鎮壓,我們知道的少嗎?這些鬥爭的殘酷性恐怕比曹操更甚。為什麽對曹操這麽苛刻?相反,曹操對有才能的人是非常喜歡和包容的。對關羽和趙雲的愛,殺陳宮的不得已,殺巨手的悲,都表現了曹操對人才的喜愛。反對曹操的人說他都是裝腔作勢。但這樣的故作姿態,歷史上袁紹、張魯、孫權等很多人都做不到。劉備當時哭了,相信現在人們也能看到。而且在諸葛亮時代,能留在四川的人才,怕是數不過來了。

筆者就來說說曹操的大罪,也是古往今來討論最多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千百年來,關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對是錯,爭議最大。尤其是現代,討論很多。筆者做了壹點統計,贊成的少,反對的多。

這裏,我們來回顧壹下曹操政策出臺前後的情況。當時漢獻帝路過董卓,把他帶到了長安。後來,他被李玨和郭汜搶了。他最後被韓賢和楊峰救了出來,但是他已經很害怕了。當時漢朝壹蹶不振,經典盡失。連皇帝的面子都被忽略了。獻帝被漢獻帝和楊奉帶回洛陽的時候,人都快餓死了。這時漢獻帝首先想到了呂布,他下詔,封呂布為屏東將軍、桃侯,要呂布去勤王護框。但呂布也是饑不擇食,力不從心,就給漢獻帝回信,說找到糧食就去。獻帝要等妳找到食物,我就餓死了。正當走投無路的時候,派去找呂布的使者告訴漢獻帝說,有壹個人叫曹操,非常能幹。試著找到他。漢獻帝抓住壹根稻草也不松手,於是他立刻給曹操寫了壹封信給趙書。曹操在許昌的時候,和謀士們商量要不要迎接漢獻帝。許多人對此不感興趣。有人認為洛陽守將韓憲、楊奉對漢朝有貢獻,難以控制。只有曹操的主要謀士於迅主張歡迎漢獻帝。他說:“以前,晉文公接受周襄王,群臣追隨他,漢高祖是義帝,天下歸他心。天子自蒙塵埃,將軍主張義勇軍,卻被山東擾亂,未走遠。今天,當我開車四處逛的時候,我是在東京,正直的人們有著拯救他們的根的想法,趙敏人民感受到了老年人的悲傷。所以,當妳服事主的時候,妳就會順從別人。把握大眾以服務天下,大致;傅既英俊又賢惠。四重奏能做什麽,雖然它有壹個反部分?韓賢,楊峰,好好玩!如果妳不時決定,會讓主人公感到安心,即使妳後來擔心,也會很平常。”於是,曹操做出了壹生中最大的決定,也是讓後人爭論不休的決定:迎漢獻帝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事實上,於迅是壹個忠於漢朝的人。他鼓勵曹操歡迎漢獻帝,並不是為了曹操,而只是為了轉危為安,幫助漢朝。他想借曹操之手幫助漢朝。他真心希望曹能幫助天下,振興漢朝。他舉了三個歡迎狄鹹的理由,分別是“奉主而順人之望,秉公而服天下,助弘壹為帥”。後來,當曹操逼迫漢獻帝自立為“護國公”時,於迅也公開反對,說:“曹宮本起兵征伐,忠厚老實,守租界的道理。君子愛德,不可體也。”

事實上,當時的漢朝已經沒有號召力,人們認為漢朝已經“疲憊不堪”,早就不堪忍受了。正如郭圖、春雨瓊所言:“漢墓晚,已久矣。現在振興起來不是很難嗎?”但曹操不這麽認為。那時候他真的有心做壹個名臣。他大概認為漢朝再危險也是正統。曹操骨子裏還是壹個書生的氣質,壹個士大夫的思想。既然已經決定迎接皇帝,曹操馬上命令曹洪帶兵。可惜曹洪的兵被袁紹擋住了。我聯系不上皇帝。就在曹操感嘆的時候,壹個叫董昭的家夥早就看上了曹操,於是不打招呼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了壹封非常恭敬的信,表達了自己要做忠君的決心。這個楊正在和韓憲爭權。當他收到信時,他欣喜若狂。他馬上派人聯系曹操,在皇帝和董成面前說曹操的好話。皇帝聽了很高興。(妳餓了。有人送飯妳能不開心嗎?),立即加封大將軍曹操,並讓董成親自迎接曹操前來投奔,並陪同前往。好的。現在曹找當皇帝名正言順。帶著大量的口糧,曹操見了皇帝,自然是皆大歡喜。曹操後來的工作就是以洛陽離他的根據地太遠為借口,要求漢獻帝遷到許昌。漢獻帝完全同意這壹點。洛陽連個像樣的房子都沒有。當朝臣被召見時,壹群士兵爬上城墻,看著皇帝開會,就像在耍猴壹樣。但是楊奉反對,他再笨也知道在他的地盤上得聽曹操的。異議無效後,楊峰決定打,可惜打不過他。他的部下將軍黃旭投了曹操的票,楊奉不得不自己逃走。漢獻帝到了許昌後,終於可以住上好房子,吃飽飯,“宗廟國制建立”,然後放上音樂。曹操並沒有效仿董卓“持劍上朝,頂禮膜拜無名”。他照例向漢獻帝下跪,漢獻帝自然更加得意。他當即立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這個時候兩人關系還是很好的。真正的關系不好會是三年後。現在漢獻帝還是滿意的。

當初漢獻帝和曹操合作,被封,誰被封。那些小軍閥還是要聽皇帝的。孫子曰:“故兵上擊敵,後擊敵,再攻城。”建安元年至建安五年初的四年間,曹操充分利用了依靠皇帝做諸侯的政治優勢,開始與身邊的各種小集團進行合並。曹操的黴運是在袁紹身上的黴運。這個家夥,漢獻帝落魄的時候也有這個想法,而且是居首出的主意。居壽對袁紹說:“今國粗,兵強兵附,西迎之手,即宮為帝都,帝為帝,畜馬不在庭。誰能抗拒!”這是明目張膽的提議捧皇帝做諸侯。但郭圖和春雨瓊不同意:“漢墓建成已經很久了。現在復興起來不是很難嗎?而英雄群起,各據州縣,連弟子聚在壹起,也有千招萬式。所謂秦失其鹿,先得其王。今迎天子親,常覺之。如果我跟隨它,我的力量就會變輕。如果我違反了,我將拒絕我的生活。這不是壹個好計劃。”大家都知道袁紹是個墻頭草,也是最優柔寡斷的人。嗯,現在曹操做了這個事情,袁紹不高興了。妳敢做我不做的事,我肯定不給妳好果子吃。所以,當我不知道那個家夥出主意讓漢獻帝封袁紹為阿丘的時候,袁紹氣得不得了,破口大罵。說皇帝被皇帝挾持是為了讓群臣定居在曹操的身體裏的,是居壽。從此世人開始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知道自己無能為力,趕緊把自己的將軍讓給袁紹,請求皇帝封他為領主。已經夠丟人的了。但是袁紹接受了將軍的稱號,因為他不讓曹做,但是他拒絕了葉侯,也不知道為什麽。

漢獻帝當然明白其中的訣竅。其實他就是不懂,身邊那些所謂的忠臣會讓他懂的。這些董承誌的人,筆者認為他們壹定對曹操非常不滿。為什麽?很簡單。他們瞧不起曹操。妳是太監的後代。妳為什麽這麽生氣?有本事的曹操當然看不起這些不能白做事的家夥。好吧,有了袁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說法,有了這些忠臣的鼓勵,漢獻帝不高興了。不是有句話嗎:推廣大米,打大米報復。妳給了我壹升米,沒讓我餓死。我很感激妳。妳是我的恩人。但是如果妳給我壹桶米,妳可以給更多。如果妳不繼續付出更多,那麽妳就是敵人。好了,現在曹操開始吃虧了。為了這個所謂的皇帝和朝廷,曹操付出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不僅吃力不討好,而且怨氣很大。在漢獻帝和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忠臣眼裏,妳們曹操既然給我提供了這些糧食,用上了這些糧食,恢復了法規制度,就更應該理智壹點,完全放棄自己的權利,全部給我。至於妳,妳功勞太大了,妳可以自動去,退休或者死,但是不要告訴我該怎麽做。當然,曹操明白,但是怎麽會讓曹放心把自己的權利交給這麽壹群壹無所知的沒用的人呢?這就像白打了水漂壹樣。所以他就是不肯放手。就這樣,漢獻帝多次想殺他,然後很快。但是曹不會讓的人殺了自己。他必須殺了那些人。嗯,殺人,再加上文人的渲染,以做皇帝的罪名流傳了幾千年。這是反對曹操當皇帝做諸侯的討論基礎。

那些同意的人呢?除了曹操在初期有壹點點好處之外,筆者認為最主要的還是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對自己的好處不大,真正受益的是中原的百姓。因為不管妳怎麽辯,有壹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如果沒有曹操這個皇帝做群臣,漢朝早就完了。(漢獻帝大概會餓死在洛陽。如果是,曹操會怎麽樣?)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當皇帝,有多少人想稱霸。就像張魯那壹代人說漢朝還在,安怎敢稱帝?公孫度父子,稱霸遼東幾十年,都不敢稱皇帝。只有袁術這個沒文化的家夥,才真正稱得上皇帝。劉備太想當皇帝了,直到曹丕稱帝,他都不敢動。眾所周知,如果更多的人真的自稱皇帝,人們的生活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人人都可以當皇帝,妳有妳的政策,我有我的方法。那就要追溯到戰國時期了。當然,單詞不會混淆,但是經濟呢?錢自然亂,社會秩序沒了。戰爭更加頻繁,中原之亂將更加不堪。三國的歷史也將被改寫。所以作者堅決支持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他給百姓帶來了實惠。可惜曹操為此付出了千年的罵名。

哼,這些所謂的文人不過是當權者的壹面之詞。他們怎麽能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看事情呢?而那個真正顛倒黑白的羅貫中,讓本該感激曹操的人對曹操恨之入骨。那時候人民不會寫字,也沒有戲劇。當然,他們不能離開他們的感激之情。但是在當時的青州,幽州的百姓聽說曹操滅了袁紹父子,都很高興。這就是我喜歡曹操的原因。

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形勢下,沒有人能理解曹操。因為他的思想已經超越了那個時代,所謂的高和寡。後人所知的曹操,無非是文人筆下的曹操。讀書人,尤其是古代的讀書人,在忠君思想的洗腦下,誰敢說曹操的好話?自然是人雲亦雲,我也是壹朵雲。我會壹次又壹次的貶曹操,甚至貶到十八層地獄。如果我不能再貶他,就讓曹操在那裏受罪吧。我為曹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