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春天的古詩包括:
(1)、唐代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壹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壹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2)、宋代朱熹《春日》
原文: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遊覽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讓人耳目壹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萬紫千紅,到處都是百花開放的春景。
2、描寫夏天的古詩包括:
(1)、唐代高駢《山亭夏日》
原文: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譯文:
綠樹蔽日,遍地濃蔭,夏天白晝漫長。樓臺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鏡中美景。
微風輕拂,水波蕩漾,好像水晶簾幕輕輕擺動。滿架薔薇,艷麗奪目,院中早已彌漫陣陣清香。
(2)、宋代司馬光《客中初夏》
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譯文:
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壹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
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3、描寫秋天的古詩包括:
(1)、唐代張仲素《秋夜曲》
原文: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譯文:
漏壺的滴水丁丁作響,秋夜為何如此漫長?無邊無際的雲彩間漏下淡淡的月光。
秋日的清冷令秋蟲整夜鳴叫,給戍邊丈夫的棉衣還未寄出,請老天可幹萬別降下寒霜啊!
(2)、唐代李白《子夜秋歌》
原文: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
秋月皎潔長安城壹片光明,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聲聲總是牽系玉關的情人。
什麽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4、描寫冬天的古詩包括:
(1)、唐代柳宗元《江雪》
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壹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2)、唐代崔塗《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原文: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裏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仆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裏之外的危險地方。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
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