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為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所建。“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前壹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又因杜甫初到成都,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壹個“尋”字。這個尋字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並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後壹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壹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壹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首聯兩句自問自答,點明了地點環境,渲染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頷聯由遠寫到近,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詩人撇下巍峨的殿堂,威嚴的塑像,著眼於“映階碧草”“隔葉黃鸝”,無非表現祠堂的荒涼冷落。也承接第壹句的丞相祠堂和第二句的古柏森森。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遊人也很少來到這裏。,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已被後人遺忘,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詩句中的“空”和“自”是上下互文,反映杜甫心境寂寞。杜甫自上年因關中饑謹,棄官攜家眷漂泊,最後到成都定居,期間朝廷對他不聞不問,杜甫憂時`憂國`憂民之心無處訴說。這兩句語氣含蓄,對仗工整,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這正如宋代範晞文在《對床夜語》壹書中所說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杜甫的寫景抒情詩句,可以說是真正達到了這種境地。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也是壹副工整的對聯。頸聯高度評價`頌揚了諸葛亮的壹生。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忠於劉氏政權,奮鬥壹生,幫助劉備開創基業,輔佐劉禪匡濟艱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這壹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杜甫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壹種技巧。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由此也使杜甫自己懷才不遇和報國無門的內心不平溢於言表。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出師北伐曹魏,尚未取勝,孔明先病故了,使得以後的有誌之士為他流著不盡的淚。大業未遂而身死,這是壹種人生無法補救的遺憾,引起普遍***鳴是很自然的。壹個“先”表現出深深的惋惜之情。“長”指諸葛亮身後的各個朝代。“英雄”指歷代的有誌之士,當然也包括杜甫。“滿”寫出了誌士感動程度,也透露出杜甫對統治者的不滿與憤懣。尾聯體現了無限感慨,反襯諸葛亮的不同尋常,收結有力。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壹是抓住祠堂典型環境的特征,如柏樹森森,碧草萋萋,黃鸝空鳴來渲染寂靜,肅穆的氣氛,把詩人對諸葛亮的懷念表現得十分深沈。二是對諸葛亮的政治活動作概括的描寫,勾畫了壹個有為的政治家的形象,更激起人們的欽敬。結尾壹聯,更從諸葛亮功業未遂留給後人懷念之情,表達了對他的贊美。
杜甫高度頌揚諸葛亮,是出於懷古傷今。當時,“安史之亂”使唐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朝廷亟待像諸葛亮壹樣的人物匡佐王室,收拾危局。
《蜀相》也寄寓杜甫自感身世之意,包含了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杜甫曾胸懷壯誌,但官運始終不通,人微言輕,難於有所作為。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到處漂泊,歷經艱險。仍擺脫不了窮困的地位。杜甫為國為民,常年心急如焚,卻際遇冷落,內心無法平衡。這種感情,長期引起廣大失意的知識分子的***鳴,此詩被人傳誦,也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