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陸遊對兒子說的詩句
3. 關於陸遊教育題材的詩句
4. 關於陸遊教育書呆子的詩句
陸遊的詩句關於實踐的 1.陸遊描寫親身實踐的詩句
1、陸遊描寫親身實踐的詩句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4、創作背景
宋寧宗五年,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5、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壹生所寫詩近萬首,以及大量的詞,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高。
2.陸遊描寫親身實踐的詩句
1、陸遊描寫親身實踐的詩句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4、創作背景 宋寧宗五年,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
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5、作者簡介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南宋詩人,壹生所寫詩近萬首,以及大量的詞,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高。
關於陸遊對兒子說的詩句 1.陸遊臨終前對兒子說了些啥
陸遊(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傑出的愛國詩人。在他的壹生和他九千多首詩中,始終貫串和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最顯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國詩壇上的崇高地位。他在臨終前寫的《示兒》詩,更是壹首感人至深、傳誦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壹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壹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壹。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到來之時,妳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妳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壹,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沈、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鳴。
陸遊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遊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壹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壹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茍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壹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壹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遊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陸遊壹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遊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陜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壹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誌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誌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壹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誌可見矣。
當然,這裏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統計,而且只是從數量上、表面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遊的“素誌”是壹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尤其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壹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2.陸遊寫給兒子的8首詩是哪8首
原文: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壹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賞析 陸遊與表妹唐婉本恩愛夫妻,感情甚篤。但因陸母蔔喜歡唐婉,終被迫休離。後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後的壹個春日,陸遊獨遊沈園與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陸遊感傷萬分,惆悵不已,隨即在園壁上題下此詞,抒發了自己內心的眷戀相思之情和無盡的追悔悲憤。唐婉讀後百感交集,含淚和詞壹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渾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此後郁郁寡歡,怏怏而卒。二詞絕望淒楚,纏綿悱惻,感人至深,蕩氣回腸,催人淚下,唐詞尤甚。四十年後,陸遊沈園重遊,含淚寫下《沈園》,以紀念唐婉: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銘心的眷戀與相思,也充滿不堪回首的無奈與絕望,真是蕩氣回腸,震爍人心。 望采納
3.陸遊寫給兒子的詩有哪幾首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壹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賞析 陸遊與表妹唐婉本恩愛夫妻,感情甚篤。但因陸母蔔喜歡唐婉,終被迫休離。後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後的壹個春日,陸遊獨遊沈園與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陸遊感傷萬分,惆悵不已,隨即在園壁上題下此詞,抒發了自己內心的眷戀相思之情和無盡的追悔悲憤。唐婉讀後百感交集,含淚和詞壹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渾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此後郁郁寡歡,怏怏而卒。二詞絕望淒楚,纏綿悱惻,感人至深,蕩氣回腸,催人淚下,唐詞尤甚。四十年後,陸遊沈園重遊,含淚寫下《沈園》,以紀念唐婉: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銘心的眷戀與相思,也充滿不堪回首的無奈與絕望,真是蕩氣回腸,震爍人心。
4.陸遊給兒子們的7首詩
《示兒禮》 燕居侍立出扶行,見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鄉閭稱善士,布衣未必愧公聊。《示兒》文能換骨余無法,學但窮源自不疑。
齒豁頭童方悟此,乃翁見事可憐遲。《示子聿》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
怪奇也間出,如石漱湍瀨。數仞李杜墻,常恨欠領會。
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味。
詩為六藝壹,豈用資狡儈。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示元敏》學貴身行道,儒當世守經。心心慕繩檢,字字講聲形。
吾已鬢眉白,汝方衿佩青。良時不可失,苦語直須聽。
《示兒》聞義貴能徙,見賢思與齊。食嘗甘脫粟,起不待雞鳴。
蕭索園官菜,酸寒太學齏。時時語兒子,未用厭鋤犁。
《示兒》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築百步塘。早茶采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
老夫壹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若狂。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瑯瑯。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蓋。
《送子龍赴吉州椽》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壹錢亦分明,誰能肆饞毀;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出門雖被嘲,歸舍卻睡美。
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得見足以榮,切勿有所啟。又若揚誠齋,清介世莫比;壹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汝但問起居,余事勿掛齒。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裏,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
《仆傾在征西大幕,登高望關輔樂之,每冀王師拓定,得蔔居焉,暇日記此意以示子孫》八月殘暑退,秋聲滿庭樹。豈無四方誌,衰病迫霜露。
遼東黃頭奴,稔惡天震怒。南北會當壹,老我悲不遇。
子孫勉西遷,俗原吾所慕。約己收孤嫠,教子立門戶。
黍稌暗阡陌,鶉雉足匕箸。永為河渭民,勿憚關山路。
《病中示兒輩》去去生方遠,冥冥死即休。狂思攘鬼手,危至服旦頭。
有劍知誰與,無香可得留。惟應勤學謹,事事鑒恬侯。
《送子坦赴鹽官縣市征》父子團欒笑語嘩,豈知雲散各天涯。長亭結束秋將晚,別酒淒涼日易斜。
我坐耄年艱就養,汝非仰祿肯離家?遊山尚有平生意,試為閑尋壹鹿車。《送子修入閩》士生萬裏合鵬摶,憔悴青衫且自寬。
薄祿及親雖***喜,遠途將父亦誠難。關山可厭風麈惡,蓬蓽應思菽水歡。
只道耄年心似鐵,詩成也作鼻辛酸。《送子遹》隔壹濤江路豈遙,躊躇不覺欲魂銷。
寄書勿遣過三日,發渡何曾無兩潮。睡少不關茶作祟,愁多卻賴酒時澆。
柯橋西畔斜陽岸,誰為離人惜柳條?《送子遹至梅市而歸》梅市長堤愴別情,魯壚歸路當閑行。日沈菱浦看魚躍,煙合菇叢聞獺鳴。
蘸水門扉初半掩,擁橋炬火已先迎。停橈不奈清愁得,獨倚闌幹待月明。
《送子坦》老境寧容別,諸兒仕為貧。壹春多臥病,幾度送行人。
五鬥方須祿,千金且愛身。長安雖可樂,憐汝正思親。
《送子龍赴吉州掾》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駕言當送汝,揮涕不能止。
人誰樂離別,坐貧至於此。汝行犯胥濤,次第過彭蠡。
波橫吞舟魚,林嘯獨腳鬼。野飯何店炊?孤棹何岸檥?判司比唐時,猶幸免笞棰;庭參亦何辱,負職乃可恥。
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壹錢亦分明,誰能肆讒毀?聚俸嫁阿惜,擇士教元禮。我食可自營,勿用念甘旨。
衣穿聽露肘,履破從見指;山門雖被嘲,歸舍卻睡美。益公名位重,凜若喬嶽峙;汝以通家故,或許望燕幾,得見已足榮,切勿有所啟。
又若楊誠齋,清介世莫比,壹聞俗人言,三日歸洗耳;汝但問起居,余事勿掛齒。希周有世好,敬叔乃鄉裏,豈惟能文辭,實亦堅操履;相從勉講學,事業在積累。
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汝去三年歸,我儻未即死,江中有鯉魚,頻寄書壹紙。
《送子虡吳門之行》相送何由插羽翰,淡煙微雨暗江幹。孤懷最怯新春別,病骨難禁昨夜寒。
尊酒汝寧嫌魯薄?釜羹翁自絮吳酸,此詩字字俱愁絕,忍淚成篇卻怕看。《送子虡赴金壇丞》與汝為父李,忽逾五十年;平生知幾別,此別益酸然。
念汝發亦白,執手河橋邊。西行過臨平,想汝小系船。
悠悠陽羨路,渺渺雲陽川。京江昔所遊,想像在目前。
今茲兩使君,幸有宿昔緣,汝雖登門晚,汝雖登門晚,世好亦牽聯,顧於賞罰間,其肯為汝偏。夙夜佐而長,努力忘食眠。
醇如新豐酒,清若鶴林泉,棠宜使可愛,蒲正不須鞭。
5.陸遊寫給兒子的8首詩是哪8首
原文: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壹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賞析 陸遊與表妹唐婉本恩愛夫妻,感情甚篤。但因陸母蔔喜歡唐婉,終被迫休離。後二人各自婚娶。十年後的壹個春日,陸遊獨遊沈園與唐婉邂逅。唐婉以酒肴款待,陸遊感傷萬分,惆悵不已,隨即在園壁上題下此詞,抒發了自己內心的眷戀相思之情和無盡的追悔悲憤。唐婉讀後百感交集,含淚和詞壹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渾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此後郁郁寡歡,怏怏而卒。二詞絕望淒楚,纏綿悱惻,感人至深,蕩氣回腸,催人淚下,唐詞尤甚。四十年後,陸遊沈園重遊,含淚寫下《沈園》,以紀念唐婉: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其中不乏刻骨銘心的眷戀與相思,也充滿不堪回首的無奈與絕望,真是蕩氣回腸,震爍人心。 望采納
關於陸遊教育題材的詩句 1. 陸遊教育子女的壹詩
陸遊教育子女的詩:
壹、示兒
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釋義:原本知道死去之後就什麽也沒有了,只是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統壹。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時,妳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擴展資料:
《示兒》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1210年(寧宗嘉定三年),八十五歲的陸遊壹病不起,此詩為陸遊的絕筆,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冬夜讀書示子聿》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於公元1199年(慶元五年)於山陰寫給二十壹歲小兒子陸聿的。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
關於陸遊教育書呆子的詩句 1. 陸遊教育子女的壹詩
陸遊教育子女的詩:
壹、示兒
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釋義:原本知道死去之後就什麽也沒有了,只是悲哀沒有見到國家統壹。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時,妳們舉行家祭時不要忘了告訴我!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擴展資料:
《示兒》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1210年(寧宗嘉定三年),八十五歲的陸遊壹病不起,此詩為陸遊的絕筆,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後的抗戰號召。表達了詩人的無奈以及對收復失地的期盼。
《冬夜讀書示子聿》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於公元1199年(慶元五年)於山陰寫給二十壹歲小兒子陸聿的。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沈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在靜寂的夜裏,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
2. 陸遊提醒人的詩句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壹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壹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壹。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到來之時,妳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妳們的老子!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
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壹,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沈、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鳴。
陸遊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
在陸遊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壹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壹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茍延歲月。
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壹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這壹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遊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陸遊壹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
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遊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陜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
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壹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誌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
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誌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壹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
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誌可見矣。 當然,這裏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統計,而且只是從數量上、表面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遊的“素誌”是壹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
尤其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壹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歷代文人,凡是讀過《示兒》詩的無不為之感動。
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壹首絕句說: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滅亡之後,南宋政府從淮西調兵進駐開封城內,並從開封分兵收復了洛陽之後,劉氏在興奮之際,想到陸遊的子孫壹定會遵從他的遺囑,把這個好消息祭告“乃翁”的。
但是好景不長,那個歌舞湖山、奸臣當道的南宋小朝廷連暮氣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況這“方張之寇”的蒙古大軍呢?多虧廣大愛國軍民奮起阻擊,才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政權又延續了四十多年。這時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壹首《讀陸放翁詩卷後》,詞意極為沈痛,其末四句雲: 青山壹發愁蒙蒙,幹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是說,陸遊臨終時以不見“九州同”為憾事,現在他的孫子們卻看到了種這局面,但是統壹中國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興的元帝國,這樣的消息在家祭時怎樣告訴他老人家呢?以上所舉兩首詩,前壹首洋溢著“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情,後壹首抒發了“亡國之音哀以思”的悲痛,壹喜壹悲,都是由《示兒》詩引發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陸遊息息相通。
其他評述陸詩而特別提到《示兒》這首的,就我所見,不下三十余家(請參看我與孔繁禮同誌同纂的《陸遊研究資料匯編》),或者說它有宗譯“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壹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後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這首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諸人,大都是受了此詩的感染而引起***鳴,卻未暇對它的內容作細致的分析。
值得參考和向讀者推薦的,要數當代朱自清先生的《愛國詩》壹文。在這篇文章裏,他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