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骨露於野還是白骨露於野,正確的詩句是白骨露於野。
該句出自漢朝曹操的《蒿裏行》。這句話的意思是:屍體棄於荒野,沒草覆蓋。露,露在外面。淤,同於,在。
《蒿裏行》傷時之作,本詩對戰亂塗炭、慘象觸目驚心的描述,飽含著詩人深深的同情;而哭之慟,哭之苦,又表現了詩人對人民飽受戰禍、萬般無奈的悲慘處境的深切同情。這首詩質樸而深刻,語盡而意不盡。
1、《蒿裏行》原文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壹,念之斷人腸。
2、《蒿裏行》譯文
關東的諸州郡將領,都起兵討伐董卓及其黨羽這些殘暴的人。本來期望各路將領在孟津會合,同心討伐長安董卓。結果各有打算,力不齊壹,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權勢、財利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戰士常年征戰,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百姓也因此死傷無數。累累白骨曝露於荒野之地無人收埋,方圓千裏都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壹百個老百姓當中只有壹人能活,想到這裏不免讓人肝腸寸斷。
3、作者
曹操,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