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相聲第壹基本功

相聲第壹基本功

第壹是太平歌詞!!

其次是“說學逗唱”

說、學、逗、唱

說學逗唱歷來被相聲演員做為他們學習的四門功課,實際上這是四種不同的藝術手段。說指敘述表達能力,學指聲情摹擬能力,逗指戲言巧辯能力,唱指聲樂表現能力。它們分別成為不同形式、不同節目、不同演員的各自不同特長,並且相互融合、滲透在整個相聲的藝術特點之中。令人感興趣的是,壹旦把這四項因素放進歷史的長河中進行考察,會發現它們果然和相聲形成發展的關系極其密切。因此,可以這麽說,相聲的可證之史雖短,相聲的可溯之源卻長。

1.諷刺傳統--逗

諷刺藝術淵遠流長,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國風"裏,就有"善戲謔兮,不為虐兮"的詩句,提出了諷刺的原則和標準。"戲謔"即語言輕松,"不虐"即內容嚴肅不過分,輕松的形式和嚴肅的內容相結合,這正是諷刺的美學和道德標準。

據說,至少在西周時期,我國就有了以諷刺為職業的藝人,他們開始活動在民間,後來走進宮廷,時人稱之為"俳優",他們也兼歌舞技能。"俳"本身就有"滑稽諧謔"的含義,"優"則是藝人的統稱。至先秦時代,俳優已相當活躍,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裏專門記載了壹些優人如優孟、優旃、郭舍人等的活動。雖然,俳優們所從事的還不是自覺的藝術活動,但已經具有了明顯的娛樂性質,可以視為我國逗笑藝術的濫觴。

這種抨擊政治、關心時事的諷刺傳統,到唐代的"參軍戲"又有了突出的發展。"參軍"本是壹種官職,之所以成為壹種藝術活動,是在十六國時代。後趙石勒因為壹個擔任參軍的官員貪汙了官絹,就叫壹個優人穿上官服扮成參軍模樣,由另外的優人在壹旁戲弄他,這種諷刺形式漸漸成為壹種自覺的藝術活動,被稱為"參軍戲"。這種形式壹般被學者認為是我國戲劇的雛形,但他們只有角色的輪廓,並以即興表演為主,時時跳進跳出於情節,絕似後來的對口相聲,因此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它是相聲的濫觴,或者就是古代的相聲。

至宋代,"參軍戲"發展為"滑稽戲",更向戲劇靠攏,但也還不是戲劇,而是壹種"雜耍"--比唐代的"參軍戲"雜得多,因此也叫宋"雜劇"。"滑稽戲"至元代為我國戲劇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但是,滑稽諷刺的傳統、插科打諢的方式並沒有消逝,它註入我國戲曲的民族形式特征,並時時以"打猛諢"的方式進出於戲劇情節。

明代有所謂"過錦戲",即繼承唐參軍、宋滑稽遺風穿插於大戲之中,以"濃淡相間,雅俗並陳"、"諧謔雜發,令人解頤"取勝,敷演壹下也絕似現代相聲。

總之,自徘優以來,我國的逗笑藝術壹脈相承,日益發展,不僅哺育了我國戲劇藝術的形成,也積累了極其寶貴的諷刺藝術的經驗,這就是:寓莊於諧的抒情方式,正反相襯的表現方法,虛中見實概括生活的手段。他們為相聲的喜劇性內容,相聲和生活的緊密聯系,相聲逗笑和諷刺的關系,提供了現實主義的戰鬥傳統和得心應手的有力武器。

2.表現形式--說

相聲相演員有"以說為主,以逗當先"的藝諺。壹方面,以總體分析,"說"主要指語言敘述的表現方式,"逗"主要指喜劇風格的藝術內容。另壹方面,"說"與"逗"之間又是不可分割的,"說"如果不是戲劇性的內容,那就不是相聲而是評書壹類的形式,"逗"如果不是以"說"的方式表現,也只能是"喜劇式"的插科打諢,也不是相聲藝術。

用說笑話的形式進行自我娛樂歷史悠久。我國古代寓言便多是由笑話提煉濃縮而成。笑話在先秦以前早就流行,至曹魏時期邯鄲淳的《笑林》,才作為我國第壹部笑話專集。但是,作為藝術源流的追溯,笑話還不是壹種自覺的表演活動,它並不直接哺育相聲"以說為主"的表現形式。直至"說話"藝術產生,才使以後的相聲采取了這種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Tp

"說話"是唐、宋時期民間藝人講故事、說笑話的專稱,相當於現代的"說書"。作為壹門藝術,"說話"在漢代即露端倪,隋代已見記載,作為壹種民間技藝,"說話"則興起於唐代。唐代佛教寺院中流行的"俗講",既講唱歷史也講唱民間故事。以後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說話",這是壹種"談古論今,如水之流"的語言藝術,很有吸引觀眾的魅力。至宋時,"說話"名家不下百人,技藝益發成熟,分工日趨明細。有長篇敷演的"講史",有堪稱中篇的"小說",有演說佛經故事的"說經"、戰爭故事的"鐵騎兒"。尤其引人興趣的是專講喜劇性故事的"說諢話",它至少是壹種有說唱、有念誦,亦運用語言文學遊戲手段的"滑稽說唱"。"三句半"這種滑稽詩體、"合生"這種"起令、隨令"的語戲、"說藥"這種用大量藥名來作比喻、隱語的文學遊戲,都是"說話"的技藝。

"說話"對相聲的具體影響至少有兩點:壹是相聲的結構方式,壹是相聲包袱的特點。我們可以說:相聲在其形成過程中,盡管吸收了各種民間技藝,但把這些技藝統領、提摹起來,使他們貫串成體、孕育成形的還是"說話"藝術,沒有"說話"藝術,也就沒有今天相聲的表現形式。

3.摹擬技巧--學

"像生"作為壹個詞語,在古代就廣泛使用了,本來它不是專指某種表演技藝,而是含有"象真的,賽活的"的意思。"像生"作為壹種表演藝術是和"喬"、"學"等字連在壹起的,是壹種以摹擬為特點的說唱藝術。宋代勾欄、瓦肆裏就有"學像生"的藝人,他們不僅學各種聲音,而且還包括壹切擬態。"像生"這個詞,在宋代也時而與"像聲"混用,而"像聲"無疑是以摹擬聲態取勝的,果然,明清以後出現了"象聲"壹詞,其實際就是今人所說的"口技"。如果宋代的"像生"還是壹種無所不學的"雜扮",那麽,明清的"象聲"則只是壹種專擬聲音的"口技",技術追求更單壹,因而也更精湛了。突出的標誌是由明而暗,由面對觀眾而"隱身青綾",由雜學世態而敷演故事--使"技藝"有了"藝術"的烘托。至少在清末,"隔壁戲"衰落,藝人扔掉圍屏,再次從帳子裏解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明相聲"。

相聲素有"萬象歸春"及"明春"、"暗春"的說法,"春"就是"說","萬象歸春"即無論"明春"還是"暗春",都要歸到以說為主的語言藝術上來。清末民初這段時間不少老藝人"明春"、"暗春"都會,正是走出幔帳開始註目社會生活,但仍保留"口技"技藝的表現。"相聲"這壹詞語在清末雖還時而與"象生"、"肖聲"、"像聲"混用,但已經具有現代意義,這就是他的喜劇性和敘述性。

1908年出版的英斂之《也是集續篇》裏稱相聲演員為"滑稽傳中特別人才",並說:"其登場獻技,並無長篇大論之正文,不過隨意將社會中之情態摭拾壹二,或形相,或聲音摹擬仿效,加以譏評,以供笑樂,此所謂相聲也。該相聲者,每壹張口人則捧腹,甚有聞其趣語數年後向人述之,聞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動力亦雲大矣。"

這裏,"說"的形式,"逗"的內容,"學"的手段已經完全具備並熔於壹爐了,正是相聲成熟的標誌。

4.藝術手段--唱

民間藝術大都是逗笑的藝術,相聲在孕育過程中自然要受到它們的影響,就是在形成前後也要大量吸收它們的營養。

蓮花落本是"乞兒行乞之歌",早在宋代即已流行,清末以後分孽繁衍,壹樹千枝。數來寶,它那合轍押韻的形式,即景生情、臨時編詞的手法,都為相聲的韻誦和歌唱提供了武器。蓮花落的另壹分枝"什不閑",那種調笑逗樂的手段也自然啟發了相聲。八角鼓相傳為清末八旗子弟所創,也在市民階層中落地生根。演唱時,演員之間往往插科打諢,甚至還在伴奏身上找笑料,他們的"說口"--在敘述、評論時"使砌"的手段,相聲藝人是決不放過的。"雙簧"--實為"口技"的壹種,也豐富了相聲的"學"和"唱",表演時壹前壹後,前面"發托賣相",後面"橫豎嗓音",通過前面動作與後面語言的配合,產生滑稽可笑的情態,實際也是"隔壁戲"的變種,其壹度包括在相聲之內,成為相聲演員必會的基本功。"滑稽二黃"是在京戲乍興、"二黃"風行時,有摹擬演唱而歪學歪唱產生的逗笑手段。另有活躍於"江湖"之中的"種種生意",如"變戲法"、"練把式"之流,如何鋪張言辭、故弄玄虛,如何關鍵之時巧賣關子,如何索錢之時粘住觀眾等等,都是相聲演員潛心領會、偷藝學技的絕好機會。

相聲的唱有兩種:壹是"正唱",壹是"學唱"。" 正唱"是相聲本功的唱,"太平歌詞"便是他們經常采用的壹種徒歌形式--它有腔有調,近於韻誦,演唱時往往壹邊手撚白沙撒字,壹邊配以"太平歌詞"。"學唱"的內容無所不包,但必須引人發噱,為了發噱就要誇張,既要神似傳真,又要稍加歪曲。

綜上所述,說學逗唱逐漸匯集、相互滲透,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之後,終於在清末民初脫穎而出,成為壹種獨特的民族民間的喜劇性曲藝品種,相聲--笑的藝術真的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