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伯牙》詩:“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俞伯牙《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伯牙子期:
俞伯牙與鐘子期是壹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鐘子期善於欣賞。這就是"知音"壹詞的由來。後鐘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鐘子期壹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註意: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因鐘子期遇伯牙,後人就把遇和伯牙連在壹起,稱俞伯牙。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
壹、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註釋
絕:斷絕.
鼓:彈。 兮:語氣詞,相當於"啊"
曰:說.
誌在高山:心裏想到高山
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峨峨:高
兮:語氣詞,相當於"啊"
洋洋:廣大
謂:認為
之:他
必:知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同語言的人
乃:就
善:擅長
念:想到
二、譯文
伯牙善於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高山,鐘子期說:" 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裏想到流水,鐘子期又說:"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裏想到什麽,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去世後,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他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三、課文資料
此後,由於這個故事,人們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同語言的的人,"伯牙絕弦"壹詞也漸漸演變成了壹種意思:由於知音逝世,從而棄絕某種特長或愛好,表示悼念。
四、詩句鏈接
《琴藏幽谷知音絕》[1]?韓文宇
十年紅梅深冬藏,不敵飛雪逆風揚。
子期難覓瑤琴絕,奈何枝落百花江。
《無題》 不識
秀水映山若佳人,妙手撫琴弄天音。
冬去春來又壹載,伯牙子期何處尋?
《無題》伯牙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寄張元夫》[2]?薛濤
前溪獨立後溪行,鷺識朱衣自不驚。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寫意二首》[3]?牟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青氈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壹樽。醉後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自憐知命不求榮。
閑情欲賦思陶令。臥病何人問馬卿。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4]?:
閑坐夜明月,幽人談素琴。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警世通言》馮夢龍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於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懸壹片心!
《高山流水》馮夢龍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伯牙絕弦》》列子·湯問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壹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
子期子期兮,妳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五、思想感情
文章記敘了伯牙喜歡彈琴,鐘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不管伯牙彈奏什麽,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後,伯牙絕弦,終生不再彈琴。表明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壹種真知己的境界。
六、相關內容
古時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音樂才子俞伯牙喜歡彈壹曲《高山流水》,卻沒有人能夠聽懂,他在高山上撫琴,曲高而和寡。終於有壹天,有壹個砍柴的樵夫經過,聽懂了他的《高山流水》,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鐘子期,他們約好兩年後見面,可是兩年後鐘子期卻沒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鐘子期已經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約定,俞伯牙悲痛欲絕,他知道子期是唯壹能夠聽懂他音樂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會有人聽懂他的音樂了,於是他在子期的墳頭摔了他心愛的琴,也表示他對知音的敬重和珍惜。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懷念子期,人們用此感嘆知音難覓。
伯牙絕弦,到底是因為懂他的人不在了,還是因為鐘子期不在了。
可是那個時候,鐘子期就是懂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