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歌頌秦嶺的詩句

歌頌秦嶺的詩句

歌頌秦嶺的詩句:

1、《藍橋驛見元九詩》

唐代:白居易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

譯文:

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妳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

每到達壹個驛站我都要首先下馬,沿墻繞柱東看西樵尋找妳的題詩。

2、《登總持閣》

唐代:岑參

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凈理,常願奉金仙。

譯文:

總持閣高峻直逼雲天,登上樓閣好像靠近日邊。晴天俯視,萬井之樹盡收眼底,五陵煙霧迷茫動人愁思。

憑靠欄桿,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早知佛教教清凈之理,希望經常侍奉佛像。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代:韓愈

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譯文:

早晨我把壹封諫書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

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雲隔斷的終南山,家又在哪裏?立馬藍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我知妳遠道而來應知道我此去兇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氣彌漫的江流邊把我的屍骨收清。

擴展資料:

1、《藍橋驛見元九詩》寫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自唐州奉召還京,春風得意,道經藍橋驛,在驛亭壁上留下壹首《留呈夢得子厚致用》的七言律詩。八個月後,白居易自長安貶江州,滿懷失意,經過這裏,讀到了元稹這首律詩。,白居易感慨萬千地寫下這首絕句《藍橋驛見元九詩》。

2、《登總持閣》寫作背景:

詩裏的高閣是總持寺裏的建築,因為它實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參寫在了詩裏。詩的邏輯依然是先寫景色然後在結尾處加上個人感謂。壹、二句以誇張手法來表現總持寺閣高聳入雲的勢態,中間四句寫在閣上遠眺的所見。

全詩很好理解,就是寫壹座高閣,只是在最後點出了這座高閣的作用,是出家人用來修行的佛家建築。這個結尾內涵還是很多的,不但說明了總持閣的作用,地理位置,還概括了它的環境特點,即清凈高遠。

3、《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寫作背景: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被貶,情緒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陽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裏之遙。

韓愈只身壹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只有他的侄孫子跟了上來,所以他寫下這首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藍橋驛見元九詩

百度百科——登總持閣

百度百科——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