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明節吃什麽寓意什麽

清明節吃什麽寓意什麽

主要有青團,艾餃,五色糯米飯。

第壹種清明傳統食物:青團。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清明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古時候過清明節,人們無論貧富,均不舉火為炊,只吃冷食。

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物,青團就是其中壹種很受歡迎的食物。青團又叫青團子、清明果,因其碧青油綠的顏色而得名。老人們說,清明吃青團除了有紀念先人的意思,還寓意壹年都有健康和運相伴。現在看來,這樣說頗有幾分道理。

青團是用艾草攪打成青汁後揉面制作而成的。俗話說:清明前後吃艾草,壹年四季不生病。潮濕多雨的清明時節,人們的抵抗力普遍偏低,此時正是吃艾草的好時候。艾草不僅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和鎂等營養成分,順應時令吃些艾草還可以去潮氣,提高免疫力。如今,人們用青團掃墓祭祖的傳統已日漸淡化,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也是清明出遊踏青蕩秋千時不可不嘗的特色小吃,咬壹口滿滿都是春天的味道。

很多朋友不會自制青團,趁著清明時節品囤壹些現成的青團也是個好方法,這種青團的餡料也不局限於傳統的口味,有幾種新穎的餡料非常令人驚喜。第二種清明傳統食物:艾餃。常言道:“清明食艾,無難無災”。清明時節,每家都要準備壹些艾草。用新鮮的艾草可以做出很多美味,除了青團、艾_、艾葉粑粑以外,艾餃也是很常見的壹種傳統時令美食。“清明時節踏青行,剜艾田頭彩嫩莖。米粉飴糖團作餃,農家野味滿鍋烹。”清明節吃艾餃是江浙壹帶的傳統。清明為什麽要吃艾餃呢?清明時節,天氣轉暖,此時萬物復蘇,害蟲和細菌大量滋生。在耕地裏勞作時,很容易被害蟲叮咬。

艾葉有壹種濃烈的香氣,有驅蟲的作用。久而久之,清明節氣食艾餃就成為了人們的壹種習俗。人們希望以這種形式驅邪禳毒,趕走不好的東西,也希望吃了艾餃以後,可以給全家人帶來好運,子孫不生災禍,平安順遂。艾餃的做法不難,將鮮嫩艾葉煮汁,再與糯米粉和粘米粉揉面制成餃子皮,包入甜味的白糖芝麻餡,抑或包上筍、香菇、鮮肉、蘿蔔腌菜等做成鹹口的。捏成海燕狀的餃子,蒸熟即可。第三種清明傳統食物:五色糯米飯。每年清明節,廣西壯族、布依族、苗族等各族人民家家戶戶都有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傳統,以作祭祖和當令吃食之用。

五色糯米飯因呈黑、紅、黃、白、紫5種顏色而得名,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當地人將其視為吉祥順遂、平安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制作五色糯米飯,除了白糯米之外,還需要準備4種植物染料:楓樹葉(黑飯葉)、紅藍草(紅飯葉)、紫蘭草(紫飯葉)、黃姜(或密蒙花)。提取它們各自不同的彩色汁液,將糯米浸泡上色,蒸熟的五色糯米飯晶瑩透亮,多彩艷麗。食之清香四溢,味道香醇回甘。

難怪就連唐代詩人杜甫也為之寫下“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的佳句。五色糯米飯不僅是壹種當地美食,在清明當日食用更是壹種儀式和傳統。相傳,清明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無病無災。當地人還以糯米飯的顏色是否艷麗,味道是否香甜作為評判家中女主人心靈手巧的標準。

清明節天還不亮,各家的婦人們便將浸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籠裏,用細火慢煮。煮好以後,孩子們手中拿著自家的糯米飯團,比試著誰家的五色糯米飯顏色更斑斕,味道更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