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臘月二十四
掃塵日,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竈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壹些地方,每年從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3、臘月二十五
這壹天的傳統民俗活動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
4、臘月二十六
這壹天要殺豬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5、臘月二十七
中國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壹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
6、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7、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壹日的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叫小除夕,中國民俗文化。這壹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除夕
又稱臘月三十,是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壹)首尾相連。這壹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壹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擴展資料:
山西省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過年歌謠:
壹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團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壹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二是壹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竈,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百度百科—臘月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三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六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七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八
百度百科—臘月二十九
百度百科—除夕
查看全部9個回答
「浪琴旗艦店」1折搶購浪琴 晚1秒都後悔
浪琴「今日特價」男表,女表,機械表!浪琴七天包退換,打折大戰火爆,僅限當日
太原市小店區吉鳳達..廣告?
壹克拉的鉆戒大約多少錢,分級認證精選級鉆石,高品質切割
關註珠寶品牌的人也在看
Blue Nile-來自北美的鉆石珠寶品牌,高品質產品和服務,彰顯低調奢華的品牌內涵。西雅圖免費直郵至中國大陸。趕緊行動,為心愛的TA構建夢想鉆飾。
BlueNile,Inc.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臘月二十到臘月三十每天的民俗稱謂怎麽講?
1、臘月二十三,是小年。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竈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傳說,竈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為了能讓竈王爺美言幾句,要供奉糖瓜等貢品,吃人家的嘴短,不好講壞話。小年祭竈,家家戶戶就真正進入過年的氣氛了。 2、臘月二十四是迎春日。 按早年間民間的傳說,“塵”與陳舊的“陳”是諧音,農歷正月新年前,掃去家中的壹切塵土,意味著要把壹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此來迎接新的壹年。這壹習俗充分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和辭舊迎新的強烈祈求。 3、臘月二十五是千燈節。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壹些地方還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竈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竈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4、臘月二十六別稱“燉豬肉”。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這壹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較窮苦,人們只有在壹年壹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看來在過去的人們眼中,“硬菜”才是年夜飯的最高境界。 5、臘月二十七是前夕。 這壹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6、臘月二十八是“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臘月二十六、二十七要準備好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了。除了發面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7、臘月二十九是小除夕。 二十八發完面,二十九自然就要用來蒸饅頭。蒸饅頭在過去不是隨隨便便做的,而是要精心準備,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鄉親鄰居交換的。因此,壹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有講究。 除了蒸饅頭以外,還有壹個比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8、臘月三十,除夕。 農歷年的最後壹天,為"月窮歲盡之日"。在這天家人團聚,親朋見面,***同迎接新的壹年到來。 人民網-過年習俗完整版 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54 瀏覽150572019-08-22
過小年,有個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剩下的是什麽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切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壹宿;大年初壹扭壹扭! 進了臘八,天天都是好日子,街坊鄰居多有結婚成親的,童謠會說:“臘八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孩過春節高興,那時都在街上唱順口溜:“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傻閨女請女婿,小外孫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鬧呀鬧,跳呀跳,新年要來到。閨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閨女嚇壹跳,快快逃,炮傷人不得了。” 女孩可愛手頭巧,男孩上房愛爬高,老爺爺過年要戴皮氈帽,老奶奶過年要穿花棉襖,小閨女過年戴紅花好,小男孩手揚香火去放炮。過年平安要走順道,老老少少歡樂度逍遙。”
84 瀏覽556602019-01-19
臘月二十三的民間習俗
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竈、掃塵、吃竈糖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神,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壹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廟、道觀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後逐漸演化為"二十三,過小年"的說法。 傳說:傳統民間傳說,竈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壹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壹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裏,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竈君,算為壹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裏,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竈時,要打點壹下竈君,求其高擡貴手。
21 瀏覽9542019-01-16
廣東春節的習俗,要有日期,如:年二十八,洗邋遢。要十句這樣有關的詩句
廣東春節的習俗有: 1、年廿四——謝竈。謝竈也叫“祭竈”、“送竈神”等,基本上在每年臘月廿四舉行。也有壹種說法是根據階層不同,其具體時間有所不同。所謂“官三民四蛋五”,即官宦人家二十三,平民百姓二十四,蛋民(水上居民)二十五。 說起謝竈,還有壹番典故。傳說竈神掌管壹家之福禍,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上天回稟玉皇大帝。因此每家每戶在這天都會把竈君神位打掃幹凈,置酒、糖、果等祭祀壹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此謂之“送竈”。 2、年廿五——開炸。所謂“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萬貫”。從謝竈那天起進入年關,各家各戶也要開始忙碌起來,準備開炸諸如油角,煎堆,蛋散、糖環等廣東過節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 3、年廿七——掃塵。每到歲末,最忙的恐怕要算掃除了,廣東人稱之為“掃塵”。 《迎春掃塵黿鼢》具體展示了“掃塵”的情況: “臘月二十三,曬被洗衣衫;臘月二十四,清潔房邊地;臘月二十五,掃房撣塵土;臘月二十六,洗凈禽畜屋;臘月二十七,裏外洗歸壹;臘月二十八,家什擦壹擦;臘月二十九,臟物都搬走。” 掃塵時,家家必備壹把新掃把,用來打掃天花板和墻壁上的灰塵,有的地方還用“有尾蔗”(連頭帶梢的甘蔗)掃壹下以求吉利。 在民間也有流行“年廿八,洗邋遢”的說法。 4、年廿九——貼春聯。臘月二十九貼春聯,包括貼門對、橫額、單語等,單語多寫“天官賜福”、 “新春大吉”、 “萬事勝意”、 “出入平安”、 “恭喜發財”等,按神位張貼。三十團年,宰雞殺鴨,祭拜天地、祖宗,接財神,賣發財大蜆,正式進入新的壹年。 5、年三十——開門大吉。年三十晚守歲至深夜,迎候良辰吉時,到了子時(晚上11時至第二天淩晨1時)之際,便打開大門,說“開門大吉”,或貼上紅底燙金的“開門大吉”單語,在過去人們還會燒“開門炮”。如今人們意識與時俱進,認識到放鞭炮既擾民還會造成空氣汙染,都選擇更相對文明的方式來進行守歲。 6、年初壹——吃齋。正月上旬的每壹天都冠以名稱,如正月初壹為“雞日”,這壹天,大家都不殺雞,就連鵝鴨諸禽都得到蔭庇。 所以大年初壹人們多數吃齋,不吃齋的也必有壹道齋菜,用紹菜(黃芽白)煮粉絲蝦米,或加冬菇、木耳、竹筍等,稱“羅漢齋”。也有蒸臘腸、臘肉、臘鴨等,但動筷時必先吃齋。 年初二——開年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準備好生雞,斟好茶酒,點燃香燭,敬拜大神、祖先、門口土地天神,鳴放大紅炮仗。拜神開年後,壹切肉類——豬、雞、鴨、鵝、魚均可切食了,意為百無禁忌、萬事如意。 從這壹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糍粑、煎堆等禮品,攜兒帶女去串親訪友,相互之間妳來我往的穿梭拜年也開始了。
擴展資料:
9 瀏覽17552019-02-14
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三十有句什麽俗語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壹宿。 1、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小年祭竈是舊時民間習俗。祭竈也叫“送竈神”,相傳竈王爺每年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壹家善惡,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所以家家要打掃得幹幹凈凈,供上竈糖,讓竈王爺多說些好話。 現在都市家庭已沒有了竈膛,那我們可多準備壹些糖果、糕點,寓意來年生活甜甜蜜蜜。此外,餃子、火燒也是小年的特色節令食品。 2、二十四,掃房子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民間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土。掃塵土時,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用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幹凈,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這壹天家家戶戶須對住所進行徹底的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幹幹凈凈迎新年。 3、二十五,磨豆腐 “臘月廿五,推磨做豆腐。”在曾經物資匱乏的年代,又白又嫩的豆腐是僅次於肉食的奢侈品,更是年夜餐桌上的大菜。農歷的臘月二十五,在農村有句俗語叫“趕得上殺豬,趕不上磨豆腐”,意思是磨豆腐要趁早。 家家都要做豆腐、買豆腐,取豆腐為“鬥福”之意。當天還要“接玉皇”,舊俗認為玉皇大帝將在這壹天下界,視察人間善惡,因此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祈盼來年得福。 4、二十六,去割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壹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這壹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過年前的習俗還有很多,“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到底是有什麽講究呢?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 5、二十七,宰公雞 在臘月二十七,到集市上買雞是傳統,雞的諧音“吉”,又取吉祥如意的意思,殺好的雞不能在當天吃,要壹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留下壹點,在餐桌上都要有它,這樣大吉大利才算圓滿。 現在雖說不用宰雞了,但趕大集備年貨還是有必要的,買些鞭炮、春聯、糕點、酒水、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等等。 6、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該準備面食了。過去,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教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壞,只有發面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面,準備正月初壹到初五的主食,同時,這也是因為初壹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 在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7、二十九,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自古民間就有這樣的習俗。按老理兒從初壹到初五不能蒸饅頭和炒菜。諧音聽起來像“爭吵”,因此就在這壹天把年後幾天吃的饅頭、花饃提前準備好。 這蒸饅頭在過去可不是隨隨便便地做,而是得精心準備。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鄉親或是鄰居交換的,所以壹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這樣才有面子,才吉利。 8、三十晚上,熬壹宿 除夕是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壹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壹)首尾相連。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23 瀏覽25882019-01-18
評論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