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如何造壹套完整的句子

如何造壹套完整的句子

造句是指認識和運用詞語,按照壹定的句法規則,造出用詞通順、意義完整、邏輯嚴密的句子。根據現代漢語學科的特點,可以擴展到段落寫作和作文的基礎,這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的出處是俞樾的《堂上春隨筆》卷八:“其意,其造句,皆以精妙取勝。”夏_尊葉聖陶《文心雕龍》四:“句子也壹並考慮,樂華用鉛筆記錄。”

下面是壹本完整的如何造句的書,供大家參考。

1,小明拿著獎狀走進家門。

2.他在溜冰場滑冰時不小心傷了腿。

3.小紅把這本書像寶貝壹樣捧在手中。

他走下舞臺,手裏拿著獎牌,面帶微笑。

他拿著父親送的水晶球,愛不釋手。

6.他經常在我面前稱贊秋桐的文章。

7.拿著書,小女孩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8.我小心翼翼地抱著我心愛的東西,不讓它掉下來。

9.他利用妳的時候會把妳捧上天,不需要妳的時候會拋棄妳。

10,人們對北方的冰雪旅遊熱點相當熱情。

11.秦王把玉捧在手裏,邊看邊稱贊,卻從來不提城池的交換。

12,小林手裏拿著醫生證明來到墓地安慰九泉之下的老師。

13我屏住呼吸抱著小金魚,生怕它從我手裏“溜走”。

14,班主任眉開眼笑的拿著成績單宣布我們班獲得了年級第壹名。

15,他唱歌聲音沙啞,被壹些人譽為“歌手”。

16,小平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了第壹名,他拿著證書凱旋而歸。

17,我媽手裏拿著熱湯。不,不是熱湯,是媽媽溫暖的關懷。

18,遊子緊緊抱著壹片黃土,不,不是黃土,是遊子依戀的故鄉。

19.如果能回到奶奶經常提起的家鄉,我壹定會抱著家鄉,細細品味它的芬芳。

20.萬發站在門前。姓簡的壹拿著臉盆走近,就壹拳打在袖子上,把他們都打死了。

句子是語言使用的基本單位,由詞或短語組成,能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某人某事,問壹個問題,要求或停止,表達某種感情。它應該以句號、問號或感嘆號結尾。造句有幾種方法:

1.在分析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解釋。如果用“致敬”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向革命烈士紀念碑致敬。”因為“致敬”就是帶著敬意仰望。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詳細描述事物的動作、表情或形狀。比如用“沈默”造壹個句子:“教室裏壹片寂靜,再也沒有人歡笑嬉鬧,沒有人隨意走動,連大氣都不敢出。”這使得“沈默”變得具體。

3.有些形容詞可以用壹對反義詞或褒貶詞組合,強烈的對比能起到更好的表達作用。比如用“光榮”造壹句話:“講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對比“榮”與“恥”,強調衛生是壹種美德。

4.用類比詞造句,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使句子生動。如果用“仿佛”造句:“今天特別冷,風吹在臉上像刀子壹樣。”

5.用關聯詞造句時,壹定要註意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雖然?但是呢?”句子:“雖然今天天氣不好,但是沒有人遲到。”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學習中,要區分和記憶幾類關聯詞。

6.先把要造的詞展開成短語,然後完成句子。如果用“添加”造句,可以先組成“添加裝備”、“增加信心”或“增加力量”,這樣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融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壹個新聞事件在網絡上迅速傳播時,新聞事件中的壹個代表詞,在網民的推動下,成為造句的主體,在網絡中迅速傳播。比如李剛事件,我爸把李剛稱為流行語,用它開展的造句活動在網上傳播。比如:窗前明月光,父親是李剛;給我壹個李剛,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等。360和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我很難做決定”這句話也迅速流行起來。這種造句的特點主要是對已有詩文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