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夜 / 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3、《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4、《絕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5、《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靜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月夜 / 夜月》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壹半,另壹半隱藏在黑夜裏。北鬥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妳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壹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壹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春山夜月》
唐代: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滿懷遊春逸興來到山中,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備感賞心悅目,欣慰無比,以至夜幕降臨後仍留戀不已,竟而忘返。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見月影,好像那壹輪明月在自己的手裏壹般;擺弄山花,馥郁之氣溢滿衣衫。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遊興正濃真是不忍離去,哪管它規程迢迢;幾番下定決心離開,卻又依戀山中壹草壹木。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五。詩的開頭二句點出:春天的山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自己遊春只顧迷戀玩賞,天黑了,竟然忘了歸去。這兩句,提綱挈領,統率全篇。以下六句,具體展開對“勝事”與“賞玩忘歸”的描述。壹、二句之間,有因果關系,“多勝事”是“賞玩忘歸”的原因。而“勝事”又是全詩發脈的地方。從通篇著眼,如果不能在接著展開的三、四句中將“勝事”寫得使人心向往之,那麽,其余寫“賞玩忘歸”的筆墨,勢將成為架空之論。
《絕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遲遲不肯落下西廂房。
前兩句壹從視覺、壹從嗅覺的角度來描寫詩人居處的清幽境界。“竹”和“詩”,壹為自然之物,壹為社會之物,二者本無從比較,但詩人用壹個“瘦”字把二者緊密地聯系在壹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詩具有清瘦的風格。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今夜鄜州月亮,壹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賞明月。那時壹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幹我們的淚痕。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壹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裏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壹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於不知“何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