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全起見,把竹子砍掉。
瞬間對世界開放。
古代鞭炮用火燒竹子,能發出剝竹的聲音。後人用紙卷火藥點燃發聲,也稱鞭炮。古今中外都用鞭炮報平安、驅鬼。《商祺》中的連仲,齊的水上春樹。淇水,古代河南北部黃河的壹條支流,發源於淇山。附近有祁園,古時以產竹聞名。梁朝《說文解字》曰:“魏有齊園,壹竹生,在齊水上花。”上聯的意思是店裏這些安全的竹子都是從著名的產竹之地祁源砍下來的。平安竹,即竹報平安。《酉陽雜記》續說:“北童子廟,只有壹窩竹,長不過幾尺。相傳其寺綱維報竹天天平安”,是掌管寺務的僧人。第二副對聯的意思是店裏的這些鞭炮點燃後就像散落的花朵,向世人開放報平安。第壹部分講的是鞭炮的原料,第二部分講的是鞭炮的功能,展示了鞭炮的古今用途,甚至還剪了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