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紫禁城》中獅子的形象特征

《紫禁城》中獅子的形象特征

在故宮的園林中,有許多獨特的陳設,制作精美的青銅獅子是非常引人註目的壹種。據古代記載,獅子又被稱為“大嫂”。《後漢書》和《漢書·東觀》記載,漢高祖張、舜帝時,休戚、疏勒等國都派使者獻獅。唐代著名大書法家虞世南寫過壹首詩《獅子頌》,以“放寬眼,打雷”來形容獅子的靈活和兇猛。在中國古代,獅子的形象長期用於墓葬、石窟寺藝術和各種日用品中,如漢唐的石獅、絲綢之路上發現的有獅子圖案的織錦、石窟寺中的文殊菩薩騎獅和各種獅子座、唐代銅鏡上的獅子圖案、南北朝印章上的獅子紐扣、瓷器中的獅子枕和玩具等等。舞獅運動在中國的廣泛流行,也說明獅子早已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動物形象。

明清故宮青銅獅子的陳列,既顯示了皇宮的奢華,也顯示了封建君主的“尊貴”和“威嚴”。這些青銅獅子分散在六個地方,每個地方都是壹對。路中間“前朝”正門——太和門、“故宮”正門、幹青門前各壹對;在西六宮,皇帝日常辦公和居住的養心門前有壹對,長春宮前有壹對,皇後住的地方。在外東路上,有壹對寧壽門(現為畫館正門)和養心門(現為珍寶館正門),乾隆皇帝官邸的正門(1796-1799)。

這些青銅獅子都是明清時期鑄造的。養心門、寧壽門、養心門的鎏金銅獅為清代制作,銅獅胸前或銅座上刻有“清乾隆年間制作”字樣。在清代的建宮處“工作檔案”中,詳細記載了乾隆三十六年(1772),皇帝命建宮處銷毀兩舊天文儀器,鑄造壹對銅獅,乾隆四十年(1776),在寧壽前放置壹對重7664斤的銅獅。幹青門前的鎏金銅獅直立,造型獨特,但沒有年份。據明末《議事錄》和《明史》記載,“幹青門外金獅壹左壹右”。

所以可以認為是明朝。六對銅獅以太坊和門前的那壹對最大,造型精致,裝飾更華麗。它們在宏偉高大的太和門前協調得很好,但它不鍍金,沒有風格。根據它的造型和鑄造,可能是明朝的。

這六對青銅獅子,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栩栩如生。都是蹲坐在青銅座上或石座上,有五個是鍍金的。鍍金是在青銅器表面鍍上金和汞的合金。烘烤後,水銀蒸發,黃金附著在器皿表面。鍍金的青銅獅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華麗耀眼。青銅獅子個個張牙舞爪,仿佛在咆哮怒吼;脖子上有temminicks,脖子下系著鈴鐺和流蘇;四肢和爪子強壯有力,表現出兇猛的性格。每對獅子,右邊是壹只母獅,伸出左腿逗小獅子。小獅子仰臥,嘴裏叼著大獅爪,充分體現了母愛的溫暖;左邊是壹只獅子,伸出右腿,玩著繡球,令人想起中國傳說中的舞獅,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