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作者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表達了作者在現實生活裏的苦悶、孤獨、惆悵和抑郁。這兩句出自《野望》。《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

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仿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壹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野望 ?

作者:王績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白話譯文

傍晚時分站在東臯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擴展資料

王績(唐初著名詩人)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臯子,絳州龍門縣(山西萬榮縣通化鎮,通化鎮1972年由河津縣劃入萬榮縣)人,初唐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

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臯山(今宿州五柳風景區),自號“東臯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鬥,自作《五鬥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 ,註有《老》、《莊》。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為先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