蹶叔不改其宗
蹶叔好自信而喜違人言(2)。
田於龜陰(3),取其原為稻,而隰為粱(4)。其友謂之曰:“粱喜亢(5),稻喜濕,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獲?”弗聽。積十稔而倉無儲(6)。乃視於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獲。乃拜曰:予知悔矣。”
既而商於汶上(7),必相貨之急於時考趨之(8),無所往而不與人爭。比得(9),而趨者畢至(10),輒不獲市(11)。其友又謂之曰:“善賈(24)者收入所不爭(12),時來利必倍(13),此白圭之所以富也(14)。”弗聽。又十年而大困,復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後不敢不悔矣。”
他日以舶入於海(15),要其友與偕(16),則泛濫而東,臨於巨淵(17)。其友曰:“是歸墟也(18),往且不可復。”又弗聽,則入於大壑之中(19),九年得化鯤之濤噓之以還(20)。比還而發盡白,形如枯臘,人無識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謝其友(21),仰天而矢之曰(22):“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則悔矣,夫何及乎!”人謂蹶叔三悔以沒齒(23),不如不悔之無憂也。
2註釋譯文編輯
註釋
(1)本篇選自《郁離子·虞孚》。蹶叔:作者假托的人名。
(2)違——違反。
(3)田——種田。龜陰——地名,在今山東省。《左傅·定公十年》:
“齊人來歸鄆、灌、龜陰之田。”當為本篇所本。
(4)原——指高而平坦的地方。隰:低濕的地方。
(5)亢——高而幹旱。
(6)稔(ren忍)——年。
(7)汶——水名,在今山東省。
(8)相——看。
(9)比——等到。
(10)畢至——全都來了。
(11)輒——常常。不獲市——賣不出去或賣不到好價錢。
(12)賈——讀“gǔ”,做買賣,經商。
(13)時——時機。
(14)白圭——戰國時周人,以善於經商著稱。
(15)舶(bo伯)——大船。
(16)要——同“邀”。
(17)泛濫——這裏是航行的意思。
(18)歸墟——指大海海水的流歸處,見《列子·湯問》。
(19)大壑——指東海深處。
(20)化鯤之濤——傳說鯤化為鵬,見《莊子·逍遙遊》。鯤化為鵬起的波濤稱化鯤之濤。
(21)稽(qi起)首——叩頭到地。
(22)矢——同“誓”字,發誓。
(23)沒齒——壹輩子,終身。
譯文
蹶叔很自信,喜歡和別人唱反調。開始他在龜陰種田,在地勢高的平地種稻子,低濕的窪地種高粱。他的朋友勸告他說:“高粱喜歡幹燥,稻子喜歡低濕,而您卻弄顛倒了,不合乎它們的習性,怎麽會有好收成呢?”他不聽朋友的勸告,壹直這樣種了十個年頭,搞得糧倉裏壹點儲存也沒有。他這才到他的朋友的田地裏去察看那些田地,沒有不像這位朋友說的那樣得到好收成的。於是,他懷著歉意向朋友作揖說:“我知道悔改了!”不久,蹶叔到汶上經商,他總是看到哪種貨物最暢銷,就趕著去搶購,沒有哪壹處是不和別人競爭的。等到他把貨物搶購到手,經銷這種貨物的商人也都趕來了,因而總是賣不出去。他的朋友又告訴他:“會做買賣的人,收購人家所不爭購的貨物,等待時機再賣,就會獲得成倍的利潤,這就是白圭致富的方法。”蹶叔不聽他朋友的話,壹直這樣經商十年,搞得非常窮困,這才想起他朋友的話。於是他又懷著歉意向朋友作揖說:“我從此以後,不敢不悔改了。”後來,他乘大船去航海,邀請他的朋友壹起去。他的船航海東行,到了深海的邊沿。他的朋友對他說:“這就是歸墟呀!進去以後,就回不來了。”他又不聽,船開進了深海的大坑裏,在那裏面呆了九年,遇到鯤變為鵬激起的巨 *** 濤,才把船沖了回來。等到他回來的時候,頭發全白了,身體像幹肉壹樣瘦,沒有誰能夠認出他來。於是他向朋友拜了兩拜,叩頭道歉,仰望天空發誓說:“我要是再不悔改,有太陽作證!”他的朋友笑著說:“妳悔改倒是悔改了,只是來不及了!”人們說:“蹶叔悔過三次而終其壹生,還不如不像他那樣悔改,憂患還少壹些。”
2. 怎麽翻譯《郁離子·不聽勸告 蹶叔三悔》蹶叔三悔
蹶叔很自信。他在龜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種稻,用低地種谷。朋友告
訴他稻與谷的習性,讓他換過來種。蹶叔不聽,結果種了10年反而連糧倉
的壹點儲糧也陪上了。於是,他去朋友的田裏察看,這些田收成都很好。
他對朋友說:“我知道悔改了。”
不久,他到汶上跑買賣,看到哪種貨物最暢銷,就趕著去買,常常和
別人搶購,貨物剛到手,許多經銷這種貨物的人也都趕了來,因而他的貨
物就很難賣出。朋友告訴他:“會做買賣的人,常買進人家所不急於買的
貨物,時候壹到再賣出去,就會成倍地獲利。”蹶叔不聽。這樣壹直做了
10年買賣,弄得異常窮困。這時又向朋友施禮說:“從此以後,不敢不悔
了!”
過些時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請朋友也壹塊去,於是他們泛海東
行,到了深海。朋友說:“要到歸墟了,再前進,恐怕難以出來!”他又
不聽。船進入了深海之中,壹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於壹次強烈的海風
和浪濤的推動,船才漂了回來。到這時,頭發全白,身體像幹肉壹樣瘦,
沒人認識他了。他向朋友叩頭,仰天發誓說:“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陽
作證!”
朋友譏笑他說:“妳悔改了,只是為時太晚了!”
3. 蹶叔不聽忠告蹶叔好自信而喜違人言。田於龜陰龜:龜山。陰:山之陰即為山北,取其原為稻而濕為粱原:高原,高而平坦的地。
濕:濕地。其友謂之曰:“粱喜亢:高,稻喜濕,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獲?”弗聽。積十稔而倉無儲稔:讀音ren二
聲,年。乃視於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獲。乃拜曰:“予知悔矣。”既而商於汶上汶:汶水,河名,必相貨之急於時者趨之,
無所往而不與人爭。比得比:等到,而趨者畢至,輒不獲市輒:常常。其友又謂之曰:“善賈者收人所不爭賈:讀音gǔ,做買
賣,時來利必倍,此白圭之所以富也白圭:戰國時魏國著名商人。”弗聽。又十年而大困,復思其言而拜曰:“予今而後不敢
不悔矣。”他日以舶入於海舶:讀音bó,大船,要其友與偕要:讀音yāo,同‘邀’。偕:壹起,則泛濫而東臨於巨淵。其友曰:
“是歸墟也歸墟:大海最深處,大海海水所歸之處。出處《列子·湯問》,往且不可復。”又弗聽,則入於大壑之中,九年得
化鯤之濤噓之以還鯤:鯤化之為鵬。出處《莊子》。比還而發盡白,形如枯蠟,人無識之者。乃再拜稽首以謝稽首:稽,讀音
qǐ,叩頭到地其友,仰天而矢之曰矢:同‘誓’:“予所弗悔者,有如日。”其友笑曰:“悔則悔矣,夫何及乎!”
人謂蹶叔三悔以沒齒沒齒:終身,不如不悔之無憂也。
翻譯:蹶叔總是自以為是而不聽人勸。他在龜山的北面種田,用高處的地種稻子而濕地種高粱。他的朋友對他說:
“高粱喜歡高處的幹旱,稻子喜水,而妳顛倒它們的種植位置,違反了它們的習性啊。那還能靠什麽來收獲啊?”不聽。過了
十年他的倉庫還沒有儲糧。便到他的朋友的田裏去看,沒有不是象他所說的種法來收獲的。便拜謝道:“我知道錯了啊。”後
來他在汶水河上經商,壹定是看中當時最急需的貨搶著去進貨,所到之處沒有不和人爭的。等他到得到了貨,而搶購的商人全
都來了,常常不能得到好的行市。他的朋友又對他說:“善於經商的人收購人們不爭的貨品,時機到來利潤必定翻倍,這就是
白圭之所以富有的原因。”不聽。又過了十年他非常困窘,回想朋友的話便拜謝道:“我從今往後不敢不聽勸的了。”壹天他
駕大船航海,邀請他的朋友壹起前往,就沈浮間來到東海的巨壑。他的朋友說:“這是歸墟啊,有去無回的。”他又不聽,便
進入大壑之中,九年後遇上鯤化為鵬時噓出的波濤才得以回來。等他回到家頭發全白了,身形如同枯蠟燭,沒有認得出他的人。
他就再次磕頭著地拜謝他的朋友,仰天發誓道:“我要不聽勸的話,有如這太陽(不知是象太陽壹樣燃燒呢?還是象太陽壹樣
墜落?)。”他的朋友笑道:“悔是悔啊,哪還來得及啊!”
人們說蹶叔三悔到老,還不如不悔也沒那麽些憂患的。
感:凡事不弄懂個中道理,也就永遠只有後悔的份啊!這人實在誠實蠢笨得可愛且滑稽啊!想起人們諷刺固執對待
別人的意見、建議的壹句話:“虛心接受,堅決不改。”蹶叔畢其壹生,樹立了此中之典範啊!
4. 《翟先生善教》文言文翻譯翟先生善教
博羅翟先生宗魯,字壹東,砥礪節行,居處必恭,行必古禮之循,來學日眾。於堂下置茅蕝三,壹收放心,在兩階間,來者居之旬日,放心收矣。乃升堂,壹有過,在西階下,壹改過,在東階下,知改移之東,能改復升堂,學者遵教惟謹。
凡來求學的人,必先讓其在指定校舍內居住十天,觀察他是否適應學校的環境和要求,是謂“收心”;若各方面的表現令人滿意,就叫做“放心”,便舉行收納“放心”的儀式,讓他進入正堂聽課問學。如果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屢犯過錯,則被稱為“有過”,要收置於西面房舍進行反省悔過。知錯能改的學生又稱“改過”,可以從西面房舍轉到東面房舍。真的改過了,即恢復他升堂聽課的資格。這樣壹來,學生們有規可循,無不“尊教惟謹”。
5. 鄭袤字林叔古文翻譯原文:
鄭袤,字林叔,滎陽開封人也。父泰,揚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識鑒。隨叔父渾避難江東。時華歆為豫章太守,渾往依之,歆素與泰善,撫養袤如己子。年十七,乃還鄉裏。性清正。時濟陰魏諷為相國掾。諷名重當世,袤同郡任覽與結交。袤以諷奸雄,終必為禍,勸覽遠之。及諷敗,論者稱焉。
魏武帝初封諸子為侯,精選賓友,袤與徐幹俱為臨淄侯文學,轉司隸功曹從事。司空王朗辟為掾,袤舉高陽許允、扶風魯芝、東萊王基,朗皆命之,後鹹至大位,有重名。袤遷尚書郎。出為黎陽令,吏民悅服。太守班下屬城,特見甄異,為諸縣之最。遷尚書右丞。轉濟陰太守,下車旌表孝悌,敬禮賢能,興立庠序,開誘後進。袤在廣平,以德化為先,善作條教,郡中愛之。征拜侍中,百姓戀慕,涕泣路隅。
毌丘儉作亂,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於城東,袤疾病不任會。帝謂中領軍王肅曰:“唯不見鄭光祿為恨。”肅以語袤,袤自輿追帝,及於近道。帝笑曰:“故知侯生必來也。”遂與袤***載,曰:“計將何先?”袤曰:“昔與儉俱為臺郎,有所知悉。其人好謀而不達事情。自昔建勛幽州,誌望無限。文欽勇而無算。今大軍出其所不意,江、淮之卒銳而不能固,深溝高壘以挫其氣,此亞夫之長也。” 帝稱善。景元初,疾病失明,屢乞骸骨,不許。拜光祿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武帝踐阼進爵為侯雖寢疾十余年而時賢並相推薦泰始中詔曰光祿密陵侯袤履行純正守道沖粹退有清和之風進有素絲之節今以袤為司空。袤前後辭讓,遣息稱上送印綬,至於十數。固辭,久之見許,以侯就第,拜儀同三司,置舍人官騎,賜床帳簟褥、錢五十萬。九年薨,時年八十五。謚曰元。
(選自《晉書?鄭袤傳》)
譯文:
鄭袤,字林叔,是滎陽開封人。父親鄭泰,曾任揚州刺史,名聲很大。鄭袤很小時便成了孤兒,很早就有較強的識辨能力。鄭袤跟隨叔父鄭渾到江東避難。當時華歆做豫章郡的太守,鄭渾前去投靠他,華歆壹向與鄭泰關系很好,他把鄭袤當作自己的孩子壹樣撫養。十七歲那年,鄭袤才回到自己的家鄉。鄭袤性格清純正直。當時濟陰人魏諷做相國的屬官。魏諷在當時名重壹時,與鄭袤同壹郡縣的任覽與魏諷結交成了朋友。鄭袤認為魏諷為奸詐之輩,終究會有壹天會帶來災禍,勸說任覽遠離他。等到魏諷落難,談論此事的人都稱贊鄭袤。
魏武帝起初分封其子為王侯,精心挑選門客,鄭袤與徐幹都做了臨淄侯文學,後來鄭袤做司隸功曹從事。司空王朗征召他做自己的屬官,鄭袤推選高陽的許允、扶風的魯芝、東萊的王基,王朗都給它們委任了官職。這些人後來都官至高位,名望很高。鄭袤調任尚書郎。外調做黎陽縣令,當地官員和百姓十分滿意,服從管理。太守班下下屬的地方負責官員中,被鄭褒提拔任用的那些優異人才,為各縣之最。鄭袤升任尚書右丞。(鄭袤)改任濟陰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者,禮待賢者能者,興建學校,啟發引導後輩。鄭袤在廣平任職,把道德教化放在第壹位,他擅長起草法規和教令,郡裏的人都很喜愛他。鄭袤征召侍中時,老百姓十分留念他,都在道路的偏僻處哭泣。
毌丘儉發動叛亂,景帝親自征討他,文武百官到城東餞行送別,鄭袤因為生病未能趕來。景帝對中領軍王肅說:“沒有見到鄭袤來我感到很遺憾呀。” 王肅把景帝的這番話告訴了鄭袤,鄭袤親自駕車追趕景帝,從近路趕上了景帝。景帝笑著說:“本來就知道妳會來的啊。”景帝於是與鄭袤***坐壹臺車,說:“首先當實施什麽計策?” 鄭袤說:“過去我與毌丘儉都做過臺郎官,對他有所了解,他這個人喜歡謀事但卻不能通達事務的真相,自從過去他在幽州建立功勛,他誌向願望膨脹。他屬下大將文欽有勇而無謀。如果我們的軍隊出其不意,江淮的兵士銳利但並不穩固,我軍深挖溝濠,加高壁壘來挫敗敵人的銳氣,這就是當年大將周亞夫所擅長的方法。”景帝認為很好。景元初年,鄭袤得病失明,多次請求告老還鄉,沒有被許可。後來鄭袤被授予光祿大夫。官分五等初步確立時,鄭袤被封為密陵伯。
武帝登基後鄭袤官位晉升為侯爵。他雖然患病十年才治愈,但是當時賢良之士都壹同推薦他。泰始年間,皇帝下詔說:光祿大夫密陵侯鄭袤,辦事公正,不在官位時,有清靜平和的風尚,為官之時,有清白清廉的節氣,將讓鄭袤作司空。鄭袤前後推讓,派兒子鄭稱把綬印送回皇帝,竟達十多次。鄭袤堅決拒絕做司空,不久被許可了,皇上以侯爵的待遇去鄭袤府上,授予鄭袤儀同三司壹職,給他添加了門客車馬,賞賜給他帳簟褥錢物十萬。(武帝)九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追謚為“元”。
6. 來鵬傳文言文翻譯來鵬,豫章人,家住在徐孺子亭邊上。
他以林園自賞自樂,寫文章仿效韓愈、柳宗元的風格。在大中、鹹通年間,他的才名很高。
來鵬長於作詩,已經等待銳進很久,他感傷自己年紀老大,家裏貧窮,身未顯達,很有些忿忿不平,所以詩中多含譏諷嘲笑之意。當政者雖然欣賞他詩風清麗,但也感到抵觸,所以來鵬常常被忌恨。
如來鵬的《金錢花》詩寫道:“青帝若教花裏用,牡丹應是得錢人。”《夏雲》詩寫道:“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偶題》詩寫道:“可惜青天好雷電,只能驚起懶蛟龍。”因為這些詩句,來鵬壹***十次應進士舉都沒有登科。
惟獨韋燦尚書欣賞來鵬的詩才,邀請他到幕府任職,又帶他到蜀中,還想收納他當自己的女婿,結果未成。這壹年,韋帕向朝廷極力推薦來鵬。
來鵬當年夏課詩卷所獻詩有兩句說:“壹夜綠荷風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韋帕覺得很不吉利,來鵬果然落榜了。
當時遭逢廣明庚子之亂,來鵬為避亂遊於荊州、襄州壹帶,備嘗艱難險阻,回到江南。中和年間,來鵬遠離家鄉死在揚州的壹個旅館中,旅館主人賢德,將他遺體收葬。
來鵬有詩集壹卷,流傳至今。
7. 文言文翻譯2篇宋仁宗壹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饑,思食燒羊。”
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
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壹夕之餒,而啟無窮之殺也。”
譯: 壹天早上,宋仁宗高興之余,對身邊的大臣說:'晚天晚上我睡不著,於是就覺得肚子很餓,特別想吃燒羊!'大臣聽到後即問:'那聖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來?'仁宗聽後說道:'妳聽說過在皇宮裏只要什麽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會效仿的嗎?我是真的擔心如果這次我向妳們索取要了,妳們以後就會連夜宰殺,以備我急要了!那麽久而久之,就要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宰殺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壹時的饑餓,而不去無止境的屠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