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萬裏風鵬正舉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宋·李清照
2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念奴嬌·中秋》宋·蘇軾
3
大鵬壹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裏
《上李邕》唐·李白
4
三山巨鰲湧,萬裏大鵬飛
《海》唐·李嶠
5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泊嶽陽城下 / 泊嶽陽樓下》唐·杜甫
6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天臺曉望》唐·李白
7
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唐·李白
8
孤撐有巉絕,海浴褰鵬噣
《南山詩》唐·韓愈
9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贈宣城趙太守悅》唐·李白
10
既作鵬同起,休論鷃旗翾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壹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明·徐威
11
鸞鳴將日近,鵬舉欲雲連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壹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明·徐威
12
通當為大鵬,舉翅摩蒼穹
《我身》唐·白居易
13
葉雕湘燕雨,枝拆海鵬風
《武侯廟古柏》唐·李商隱
14
鵬北海,鳳朝陽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宋·辛棄疾
15
當期附鵬翼,未偶方躊躇
《遊子》唐·賈島
16
九萬有鵬程
《菩薩蠻(花蹊碧)》宋·韓淲
17
起鵬程
《江城子·黃憲生日代作》宋·洪適
18
鵬摶相踵桂枝香
《西江月·壹片冰霜氣概》宋·無名氏
19
鵬翅展開滄海窄
《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元·梵琦
20
詎能悲鵬鳥,早合畏犧牛
《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宋·王禹偁
21
鵬鹍誠未憶,誰謂淩風翔
《寓懷》 唐 · 溫庭筠
22
安知北溟水,終日送摶鵬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 唐 · 許渾
23
穩駕大鵬八極,叱起仙羊五石,飛佩過丹丘
《水調歌頭·題鬥南樓和劉朔齋韻》 宋 · 李公昴
24
安識鯤鵬變化,九萬裏風在下,如許上南溟
《水調歌頭·和趙用錫》 宋 · 陳亮
25
捩翅著籠中,側睨鵬沖霄
《送李象山趨朝二首其壹》 宋 · 陳造
26
鵬程暫駐皇華重,魚隊欣逢淥水依
《吳下同年會詩》 宋 · 成欽亮
27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龍鵬
《相和歌辭·反白頭吟》 唐 · 白居易
28
容我壹杯為壽,看君九萬鵬圖
《西江月·璀璨雕籠灑筆》 宋 · 王千秋
29
神遊八極亦法漫,大鵬希有爭雄誇
《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 宋 · 陽枋
2.帶有鵬字的詩句1、唐·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
原文選段: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所期玄津白,倜儻假騰鶱,
釋義:
亂世出英雄,溟海不振蕩,鯤鵬怎麽才能展翅高飛呢?期待妳有朝壹日身居高位,借妳的東風青雲直上。
2、唐·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原文選段: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釋義:
胡人的馬兒在漢地上奔馳,苻堅率領著前秦的軍隊威脅著中原。賢明而有才能的大臣謝安察覺到了國家即將衰敗的命運,為了挽救危局,抵禦侵擾,他迅速地東山再起。
3、唐·李白 《天臺曉望》
原文選段: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釋義:
登高望遠,壹直可以看到蒼茫溟渤的大海。天空中雲彩如同大鵬的翅膀壹樣翻騰,蒼海裏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4、唐·李白 《泊嶽陽城下 / 泊嶽陽樓下》
原文選段: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釋義:
留滯他鄉,有才無用,艱危時局,氣節彌堅。圖南之舉未可逆料,但鯤鵬變化是巨大的,將會飛向南天。
5、唐·李白 《上李邕》
原文選段: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釋義:
大鵬總有壹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雲外。如果風停了,大鵬飛下來,還能揚起江海裏的水。
3.有關鯤,鵬的詩句,謝謝壹、帶有鯤鵬的詩句有:
1.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泊嶽陽城下 》 杜甫
2.鯤鵬變化知難測,龍蠖升沈各有由。——《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殷文圭
二、帶有鯤鵬的詞文有:
1.昨日武林春,明日陽關晚。鯤鵬路遠,鷗鷺盟寒。羞將魯醞斟,笑把吳鉤看。——《中呂普天樂 維揚懷古》
2.安識鯤鵬變化,九萬裏風在下,如許上南溟。——《水調歌頭(和趙用錫)》
3.也不羨、鯤鵬飛擊水。也不羨、蛟龍行得雨。——《最高樓(壽南山弟七旬)》
4.求帶有鯤 或 鵬的詩句李白《臨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上李邕》
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冥水。
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
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杜甫《泊嶽陽城下》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盧照鄰《同崔錄事哭鄭員外》
已陪東嶽駕,將逝北溟鯤。
孟浩然 《曉入南山》
鯤飛今始見,鳥墜舊來聞。
5.含有"鵬"字的詩句漁家傲——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裏的鵬就是傳說中的大鳥:“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唐 - 皎然 - 送薛逢之宣州謁廢使
年代:唐
作者:皎然
題目:送薛逢之宣州謁廢使
內容:
六月鵬盡化,鴻飛獨冥冥。
秋烽家不定,險路客頻經。
牛渚何時到,漁船幾處停。
遙知詠史夜,謝守月中聽。
唐 - 李白 - 臨路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題目:臨路歌
內容: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唐 - 李白 - 上李邕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題目:上李邕
內容:
大鵬壹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唐 - 李商隱 -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禦臺拜兼寄在……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題目:喜聞太原同院崔侍禦臺拜兼寄在……
內容:
鵬魚何事遇屯同,雲水升沈壹會中。
劉放未歸雞樹老,鄒陽新去兔園空。
寂寥我對先生柳,赫奕君乘禦史驄。
若向南臺見鶯友,為傳垂翅度春風。
唐 - 李中 - 贈海上書記張濟員外
年代:唐
作者:李中
題目:贈海上書記張濟員外
內容:
鵬霄休嘆誌難伸,貧病雖縈道且存。
阮瑀不能專筆硯,嵇康唯要樂琴尊。
春風滿院空欹枕,芳草侵階獨閉門。
劍有塵埃書有蠹,昔年心事***誰論?
唐 - 齊己 - 吊杜工部墳
年代:唐
作者:齊己
題目:吊杜工部墳
內容:
鵬翅蹋於斯,明君知不知。
域中詩價大,荒外土墳卑。
瘴雨無時滴,蠻風有穴吹。
唯應李太白,魂魄往來疲。
唐 - 齊己 - 相和歌辭·善哉行
年代:唐
作者:齊己
題目:相和歌辭·善哉行
內容:
大鵬刷翮謝溟渤,青雲萬層高突出。
下視秋濤空渺彌,舊處魚龍皆細物。
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濁心昏信生死。
願除嗜欲待身輕,攜手同尋列仙事。
唐 - 唐彥謙 - 留別四首
年代:唐
作者:唐彥謙
題目:留別四首
內容:
鵬程三萬裏,別酒壹千鐘。
好景當三月,春光上國濃。
野花紅滴滴,江燕語喃喃。
鼓吹翻新調,都亭酒正酣。
登庸趨俊乂,廁用野無遺。
起喜賡歌日,明良際會時。
鹽車淹素誌,長阪入青雲。
老驥春風裏,奔騰獨異群。
唐 - 張說 - 五君詠五首·郭代公元振
年代:唐
作者:張說
題目:五君詠五首·郭代公元振
內容:
代公舉鵬翼,懸飛摩海霧。
誌康天地屯,適與雲雷遇。
興喪壹言決,安危萬心註。
大勛書王府,舛命淪江路。
勢傾北夏門,哀靡東平樹
6.誰能告訴我壹些關於描寫鵬的詩句啊鵬鷃問答
年代:宋 作者:姜特立
吾聞北冥鵬,翼若垂天雲。
矯首扶桑汜,投趾昆侖垠。
渴飲黃河流,饑食紫淵鱗。
長融盈千車,短羽重萬鈞。
去以六月息,棲止良苦辛。
黑風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與斥鷃遇,問鷃有何樂。
鷃雲我幺乏滬催疚詘狡挫挾旦錨禽,豈暇議寥廓。
為生誠甚微,為計亦易足。
吸以棘針露,分以鷦鷯粟。
決起槍榆間,卻向蓬蒿落。
不睎九萬程,只願壹枝托。
鵬聽鷃所雲,似若生羨慕。
彼小乃有余,我大適為苦。
呼鷃部所安,鷃笑而不語。
7.誰知道我國古代有關"鵬"的詩句1. 餞魏州判鵬舉(作者:邵桂子 朝代:宋)
2. 鵬升夫人和平女士索書賦壹絕(作者:陳獨秀 朝代:現代)
3. 送程鵬翼赴山東運司經歷(作者:柯九思 朝代:元)
4. 贈談故人高鵬舉(作者:家鉉翁 朝代:宋)
5.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6. 寄程鵬飛(作者:劉過 朝代:宋)
7. 蝶戀花 次韻答魏鵬舉(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8.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9. 魏鵬負期醉臥戲題練裙(作者:賈雲華 朝代:宋)
10. 送汲鵬(作者:賈島 朝代:唐)
11. 贈來進士鵬(作者:李鹹用 朝代:唐)
12. 聞莊鵬舉山茶小盆葩華雜然有意舉以見遺因作(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
13. 寄張鵬飛浙東(作者:方回 朝代:宋)
14. 又次韻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15. 次韻張鵬飛三絕(作者:方回 朝代:宋)
16. 鵬鷃問答(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
17. 寄老山張鵬飛禦史(作者:方回 朝代:宋)
18. 次韻張鵬飛三絕(作者:方回 朝代:宋)
19.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20. 鵬飛操(作者:黎廷瑞 朝代:宋)
21. 鯤化為鵬詩(作者:樓鑰 朝代:宋)
22.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23. 南鄉子 次韻答魏鵬舉(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24. 蝶戀花 次韻答魏鵬舉(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25. 寄韓鵬(作者:李頎 朝代:唐)
26. 南鄉子 鵬舉兄致仕,寓家松江。今年秋,獨(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27. 次韻張鵬飛三絕(作者:方回 朝代:宋)
28. 送程鵬翼赴山東運司經歷(作者:柯九思 朝代:元)
29. 聞莊鵬舉山茶小盆葩華雜然有意舉以見遺因作(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
30. 寄張鵬飛浙東(作者:方回 朝代:宋)
31. 滿江紅 送鄭鵬南經歷赴河東廉訪幕(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32. 漁家傲 餞表兄魏鵬舉歸華亭寓居 以上元刻本(作者:劉敏中 朝代:元)
33.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34. 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禦致遠張禦史鵬飛(作者:方回 朝代:宋)
35. 餞魏州判鵬舉(作者:邵桂子 朝代:宋)
36. 次韻張鵬飛三絕(作者:方回 朝代:宋)
37. 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38. 送趙鵬舉之西臺掾(作者:李裕 朝代:元)
39. 寄程鵬飛(作者:劉過 朝代:宋)
中國的“鵬”字,根據《說文》、《字林》等典籍,即“鳳”的古字。《說文》曰:“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可見“鵬”左邊的“朋”來自它群鳥之王的地位。就字源而論,可以推測大鵬和鳳凰源自先民的同壹種鳥圖騰,逐漸分化,帶上不同的特征。對大鵬的正面記載毫無疑問始於《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而《神異經·中荒經》裏描述的大鳥“希有”,也與大鵬有相當的關系:“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裏,周圓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壹萬九千裏,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水經註》引《神異經》又加上了“其鳥銘曰:有鳥希有,綠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惟會益工。”此鳥有綠、紅雙色,不鳴叫也不進食。僅僅背上小片沒羽毛的地方就有壹萬九千裏寬廣,可見它體形多麽龐大。
後世詩人以大鵬為高遠誌向、豪放氣概的象征。如阮修《大鵬贊》中有“誌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鳩仰笑,尺鷃所輕。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借大鵬來抒發蔑視官宦、抱負超遠的心境。而李白的“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上李邑》)更是千古傳誦。直至如今,漢語中仍有“鵬舉”、“鵬程”之類的詞語,借喻遠大的前程和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