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煌煌荊楚吟·合肥之旅·鳳陽·開國皇帝朱元璋

煌煌荊楚吟·合肥之旅·鳳陽·開國皇帝朱元璋

煌煌荊楚吟·合肥之旅·鳳陽·開國皇帝朱元璋

天歷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中國歷史上唯壹的農民出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濠州鐘離(今鳳陽縣東)誕生。由於家境貧寒,少年的朱元璋放過牛,種過田。至正四年(1344),十六歲的朱元璋至於皇寺出家為僧,不久開始了雲遊化緣的生活。他在皇陵碑碑文中,生動地記述了這段坎坷的生涯:“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仰穹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淒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誌落魄而徜徉。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雲遊僧人的生活,使朱元璋走南闖北,意誌、體力受到極大鍛煉。他熟悉了淮西大地的民風民情,豐富了閱歷,為他後來的戎馬生涯和開國登基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在朱元璋周遊淮西之時,爆發了震撼全國的紅巾軍起義。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來到濠州,投軍於郭子興,很快受到器重青睞,成了郭子興元帥的女婿,並改幼名朱重八為朱元璋,字國瑞。此後,朱元璋奉行“不妄殺壹人”的方針,把壹大批出類拔萃的文臣武將緊緊團結在周圍,調遣各派力量,略定滁,渡大江,定荊楚,平吳越,撫廣閩,入中原,歷時十六年,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老謀深算、遇事沈著的性格特征。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定鼎應天,改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建立明王朝。

朱元璋執政三十壹年,為了鞏固中央政權,他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制定出壹系列新政策。壹方面,他恢復漢族衣冠,復興明初社會經濟,嚴懲貪官汙吏。另壹方面,朱元璋又大建特務網(檢校、錦衣衛)、大興文字獄。對人民采用“裏甲連坐”以約束行動自由,對官吏則采取特務手段、文字獄以鏟除異己。胡藍之獄,朱元璋大殺英才。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專權枉法罪、謀逆罪處死左丞相胡惟庸,後又借此大興黨獄,十年中殺了三萬多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大將軍、涼國公藍玉,株連殺戮功臣宿將壹萬多人。朱元璋對文人們的文字細節,往往吹毛求疵,例如,朱元璋早年參加紅巾軍時,曾被元朝統治者視為“紅賊”、“紅寇”,當了皇帝的朱元璋對“賊”忌諱萬分,和尚的經歷也令朱元璋不快,凡與和尚有關的字眼,朱元璋也列為禁忌。杭州府學教授徐壹夔在《賀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之句,朱元璋疑心徐壹夔在拐著彎子罵他,說:“‘生’者,僧也,罵我當過和尚;‘光’是無發,說我是個禿子;‘則’字音近於賊,罵我作賊。”下令將徐壹夔處死。即使是與“賊”、“盜”、“和尚”無關的字眼,朱元璋也能挖空心思,找出岔子。例如,將“帝扉”讀作“帝非”、將“殊”字看成“歹”、“朱”兩字,把“自慚無德頌陶唐”詩句中的“無德”壹詞取出等。

朱元璋鄉土觀念特別重,他登上皇帝寶座後,和項羽壹樣懷著“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的“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心理,下令在家鄉鳳陽建中都,修皇陵,置衛所,築高墻,造寺院,移民屯田,興修水利。耗工百萬費資無數,終於把壹個窮鄉僻壤的鳳陽建成壹個巍峨雄壯、花團錦簇的中都。從此,朱元璋的帝業便成為鳳陽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深遠悠久。中都城及皇陵石刻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