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裏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三毛
世間萬物異彩紛呈,身處其中的我們手持壹只萬花筒,感受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曾經的我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擁有戰勝壹切困難的勇氣,然而曾幾何時,我們還是在現實世界中被磨平了棱角,不復從前的模樣。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是當之無愧的文學泰鬥,而他對文字的把控也已經上升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蘇軾曾經寫詩嘲笑自己的妹妹長得醜,而他的妹妹立馬寫詩反擊,眾人讀完妹妹的詩詞之後都捧腹大笑。蘇軾的妹妹究竟寫了怎樣的詩句?她又是如何巧妙地予以回擊的呢?
文人墨客
中國古代曾經有壹句詩名震江湖:壹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那個文壇新人輩出的時代,壹個家族的父子三人都成為了舉世聞名的文學家的事跡曾經被當成了傳奇,而當事人蘇洵、蘇軾、蘇轍也成為了文壇當之無愧的前輩。
在蘇家三父子中,蘇軾尤為著名。他不僅擅長吟詩填詞,還是著名的散文家、書法家、繪畫家,蘇軾出現的場合,其他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
人們都說蘇軾的文學造詣已經是蘇家的最高點,然而人們或許並不知道,蘇軾的妹妹也有著隱藏的才氣,按照歷史記載,蘇軾的妹妹蘇小妹的才氣甚至不遜色於文壇大家蘇軾。
歷史記載中的蘇小妹是壹個富有才氣的女子,她頭腦聰慧而靈活,口齒伶俐,思維敏捷。不僅如此,蘇小妹在各種場合都有精彩的表現,她常常逗得別人哈哈大笑。
因為蘇小妹出生於壹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和兄長終日沈迷於書籍之中,所以蘇小妹從小便耳濡目染,對於書籍有著極大的興趣。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蘇小妹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漸漸的,她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才女。對於蘇小妹來說,吟詩、作詞、對聯?凡此種種,皆不在話下。
人們對蘇小妹的印象大多為古靈精怪,似乎出其不意才是她的真實表現,而那個靜默著讀書、作詩的小女孩只是蘇小妹的偽裝。從前佛印來到了蘇軾家中作客,恰逢蘇軾有事外出,蘇小妹便承擔起招待客人的責任。
那時候的蘇小妹對佛印十分感興趣,於是便吟出了壹句詩詞:面對面吃面。這句詞看起來十分簡單,實際上十分有技術含量。壹句詩詞中出現了三個面,但是每個面的意義都不盡相同。
佛印知道蘇小妹是故意刁難自己,於是靈機壹動,對出了下半句:心連心貼心。從對仗工整方面來看,佛印的詩句毫無破綻,可是細細想來,佛印吟出的詩句其實實是對蘇小妹感情的調侃。
彼時的蘇小妹尚未出閣,面對感情方面的調侃十分害羞,便立馬離開了房間。想要讓別人難堪卻被人們調侃,古靈精怪的蘇小妹竟然也有失手的時候。
相愛相殺
因為蘇小妹的年齡較小,所以她的哥哥們都十分寵愛她,而蘇軾寵愛妹妹的方式卻十分特別,從捉弄中尋找樂趣。因為蘇小妹與蘇軾都頗有才華,所以他們捉弄對方的方式也十分特別,采用隱晦的對詩手法。
蘇軾胡子較多,於是蘇小妹便將?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這句詩贈與他。在這句詩中,蘇小妹沒有壹字壹句明示蘇軾的胡子眾多,卻無處不圍繞著這個主題。
不僅如此,蘇小妹對蘇軾的形容十分靈動,人們只需要讀這句詩便可以想象出蘇軾講話的畫面。蘇軾的胡子已經將嘴完全遮蓋住,而聲音突然從胡子之中傳來,這才讓人明白事情的真相。
見到蘇小妹如此暗暗諷刺自己,蘇軾自然不能甘拜下風,於是做了壹首詩回贈給蘇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顯而易見,蘇軾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妹妹長相的嘲諷。
蘇小妹的額頭十分大,僅僅只走了兩三步,額頭就已經到達了客廳。不僅如此,蘇軾還故意細致地刻畫蘇小妹哭泣時候的狀態,這首暗自諷刺的詩詞讀來讓人感覺十分滑稽。
正面交鋒
女為悅己者容,女子的容貌向來都是她們最在乎的方面,如今蘇軾寫詩羞辱自己的容貌,蘇小妹自然不能甘拜下風。
她不急不忙,吟出來另壹首關於蘇軾的詩詞: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去年壹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蘇軾對自己的容貌大加諷刺,蘇小妹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對蘇軾的容貌進行了壹番評價。
蘇小妹形容蘇軾的額頭呈現扁平的狀態,而他的額頭的寬闊程度也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不僅如此,蘇軾的兩只眼睛之間的距離很大,看起來十分奇怪。前兩句我們便可以看出蘇小妹諷刺蘇軾五官不協調的真實意圖,可是蘇小妹的目的遠不止於此。
蘇小妹還在後兩句對蘇軾的臉型進行描述,他的臉足夠長,以至於蘇軾去年留下的眼淚今年才流到了嘴邊。人們可以十分清楚地感受到蘇小妹在這首詩詞中運用的誇張手法,可是這樣的手法並沒有讓人感覺十分厭煩,恰恰相反,蘇軾詼諧幽默的形象瞬間躍然紙上。
聽到蘇小妹做的這首詩,聯想到蘇軾的容貌,眾人不禁捧腹大笑。就連這首詩詞的當事人,被自己的妹妹用詩詞的方式醜化的文壇大家看到這首詩詞之後都捧腹大笑。蘇軾對自己妹妹的才華十分驚訝,同時也感嘆後生可畏,妹妹蘇小妹的才華恐怕不在自己之下。
蘇家三個文壇大家的神話已經轟動了整個社會,而蘇小妹的出現無疑為蘇家增添了壹種神秘的色彩。
在外界人們看來,壹家全是才子才女,這樣的概率未免太過極端,而蘇家子女的才情卻有目***睹,就連蘇小妹這樣的女子都能將對文字的把控掌握的遊刃有余。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光時刻,也是中華民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