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喜得外孫女

文言文喜得外孫女

1. 外孫女用文言文怎麽說

翻譯跟現代漢語差不多,壹般都是用外孫泛指外孫(男)和外孫女

參考資料:

[1]春,正月,甲戌,以吐蕃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上嘉祿東贊善應對,以瑯邪公主外孫段氏妻之;辭曰:“臣國中自有婦,父母所聘,不可棄也。且贊普未得謁公主,陪臣何敢先娶!”上益賢之,然欲撫以厚恩,竟不從其誌。

[1]春季,正月,甲戌(十二日),唐朝廷任命吐蕃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太宗嘉許祿東贊善於應對,欲將瑯邪公主的外孫女段氏嫁給他為妻,祿東贊推辭說:“臣在本國中自有妻子,是父母為我聘娶的,不能夠拋棄。而且我們的贊普首領還未曾迎娶公主,陪臣我怎麽敢先娶呢?”太宗更加贊賞他,然而想要以厚禮隆恩加以撫慰,他最後還是沒有從命。

本文來自易文言-文言文在線翻譯

2. 描寫“喜得孫女”的詩句有哪些

1、《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代:白居易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代:杜甫 3、《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代:李白 4、《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宋代:曾幾 5、《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唐代:杜甫。

3. 古文如何雅稱外孫女的

在古文中也叫”外孫女“。

從古至今沒變過。 《晉書》卷21《誌第十壹·禮下》:外出自先臣故尚書左丞孔胄之外曾孫,先臣故侍中、關內侯夷之外孫女,年十七。

《紅樓夢》第二回:“那天約二更時,只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眾人忙問端的。

他乃說道:‘……我壹壹將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嘆息了壹回,又問外孫女兒,我說看燈丟了。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

說了壹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十三章:“徐國強笑了,疼愛地看著他這個風風火火的外孫女,說:‘娃娃過生日是盼長大哩!老年人過壹個生日,就向墳墓走近壹步……’”。

4. 慶祝喜得貴子用古文怎麽說

慶祝喜得貴子用古文的表達有:

1、喜得麟兒

2、弄璋之喜

3、添丁之喜

中國傳統上對生男孩,稱為“弄璋”,始見周代詩歌中。指古人生下男孩子把璋給男孩子玩,璋是指壹種玉器,希望兒子將來有玉壹樣的品德,後人因此稱生男孩為"弄璋"。後來就把生下男孩子稱為“弄璋之喜”。

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上對生女孩的稱呼為“弄瓦之喜”,弄瓦是指古人把瓦給女孩玩,瓦是紡車上的零件,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紡錘(瓦)和美玉(璋)的價值自然無法相提並論了,主人的歡喜程度更是天壤之別。其實此種稱呼有點重男輕女的意思。

“弄璋”、“弄瓦”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已作為中國民間生男生女的代稱。後世慣以“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慶賀親友家喜獲龍鳳,成了舊時廣為流傳的壹種祝辭,至今還偶見沿用。

璋、瓦之稱,最早見於《詩經·小雅·斯幹》。這是壹首祝賀貴族興修宮室的頌詩,詩中有兩段分別寫道: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前壹段是說,蓋好了這棟新的宮室,如果生下男孩要給他睡在床上,穿著衣裳,給他玉璋玩弄。聽他那響亮的哭聲,將來壹定有出息,地位尊貴。起碼是諸侯,說不定還能穿上天子輝煌之服(朱芾,有謂天子之服)。

後壹段則說,蓋好了這棟新的宮室,如果生下女孩,就讓她躺在地上,裹著繈褓,玩著陶紡輪。這女孩長大後是壹個幹家務的好能手,既不讓父母生氣,又善事夫家,被人贊許為從不惹是非的賢妻良母(無非,既無違,能夠順從貼服;無儀,即做事不會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