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蘇軾《浣溪沙·端午》
譯文:妳將那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掛在發髻上。
2、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譯文:國破身死後現在還有什麽呢?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3、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譯文:五月五日的端午節,妳贈與了我壹枝艾草。
4、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譯文: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沈沈地垂著。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裏,送給閨中女子。
5、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
譯文:不想跟從效仿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俗,只希望飲壹杯蒲酒,***話天下太平。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譯文: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
7、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遊《春晚嘆》
譯文:就當包裹米粽子,爛醉在端午節。
8、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張孝祥《點絳唇·萱草榴花》
譯文:應該歡聚,綺筵歌舞,年年報端午。
9、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李隆基《端午》
譯文:端午節的時候,已經接近夏天的中間了,白天的時間漸漸變長了。
10、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王充《滿江紅·端陽前作》
譯文:每逢端午佳節到來,江邊波光粼粼,數百艘龍舟相當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