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讀幾首寫給母親的古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讀幾首寫給母親的古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讀幾首寫給母親的古詩

文/齊鳳艷

當我們閱讀寫給母親的古代詩歌,唐代孟郊的《遊子吟》就跨越千年回響於耳畔。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的之所以能夠持久有力地震撼人心和感人至深,絕不只在於此詩結尾處的反詰語氣。詩人起筆樸素地白描了壹個場景,壹個回憶中的畫面:母親針起線依,經緯勾連,給將要離家的遊子縫衣服,秋霜侵染眉梢幾度春秋,母親已日漸蒼老。這個畫面溫馨,卻也紮心。想當日離家時,哪壹針哪壹線不是母親的牽掛和愛意,密密的針腳裏,母親要藏進她的體溫,她的囑托:早日回來啊!兒子尚未出門,母親已經盼著他的歸期了:可是“我”直到現在也沒有回去!這既有對母親的牽掛也有對自己的責備:母親啊!我怎麽才能夠回報您的恩情呢!於是詩人發自肺腑地感慨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兩句中傳統的比興手法產生了巨大的視覺對比和感知對應:兒女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陽光,兒女怎能報答母愛於萬壹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托著遊子對慈母的思念和感恩。並且,這首詩將壹種生命意識傳遞出來,是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她如陽光似雨露,那種照耀和潤澤,在壹望無際渴求生長的小草碧綠的葉子上瑩瑩如玉華。

孟郊的這首詩,為後世相關題材的詩歌提供了壹定的範式。如清朝蔣士銓《遠遊》詩中,在向其母親說出“遠遊幸有方,母心休念之。兒食有齏粉,母毋念兒饑;兒服有敝裘,母毋念兒衣”等寬慰之語後,詩人在詩的末尾寫到:“豈無寸草心,珍重三春暉”。再如清代鄭燮的詩《晨起縫破衣》:

晨起縫破衣,針線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裝綿苦欲厚,用線苦欲長。

線長衣縫緊,綿厚耐雪霜。

裝成令兒暖,母衣單薄涼。

不衣逆母懷,衣之情內傷。

母親七十四歲高齡,眼花手僵,大清早起來為詩人縫制衣服。棉花也想多加點兒,針線也想縫緊點兒,要為兒子縫制壹件又厚實又暖和的棉衣,而母親自己的衣服卻非常淡薄。這份無私之愛做的棉衣,不穿有違母意,穿又滿心愧疚。理解這其中的滋味,就不難理解清代另壹位詩人彭桂“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之詩句了。

孟郊的《遊子吟》雖婦孺皆知,但絕不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中最早的寫給(父)母親的詩,這可以追溯到先秦。《詩經?小雅?蓼莪》雲: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莪甘美可食用,並且環根叢生,如子女圍繞母親膝下,故又名抱娘蒿,它被用來比喻人成材且孝順;而蒿與蔚,都是散生,蒿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結子,蒿、蔚在詩中比喻不成材且不能盡孝,詩人借它們以自責。在這首詩中賦比興三種表現方法靈活運用,前呼後應,情感抒發起伏跌宕,回旋往復,傳達孤子哀傷情思,藝術感染力強烈。詩人用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腹我等詞歌頌了父母的辛勤勞苦,“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親的恩德,像蒼穹壹樣廣大,而回報父母之恩德,是孝。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內容之壹就是要敬順父母。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為人,不順乎親,不可為子。” 《禮記?內則》寫到:“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誌,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 從古人對孝的解釋中不難看出,心裏對父母的恭順、尊敬是最高等級的孝,對待父母始終和顏悅色是最難能可貴的孝。唐代詩人皇甫冉在《劉侍禦朝命許停官歸侍》壹詩中寫道:

孟孫唯問孝,萊子復辭官。

幸遂溫凊願,其甘稼穡難。

采芝供上藥,拾槿奉晨餐。

棟裏雲藏雨,山中暑帶寒。

非時應有筍,閑地盡生蘭。

賜告承優詔,長筵永日歡。

這首詩以孟懿子和兒子孟武伯向孔子問孝及老萊娛親的典故開篇,把劉侍禦比作孟孫和老萊子,描述了他辭官照顧父母、愉悅父母的情形。冬天為父母暖床,夏天為父母擦席,給父母供奉最好的藥物和飲食,即使不是吃筍的時節,也窮盡辦法滿足父母的心願,順從父母的意誌,恭敬地對待父母的需求,生動地刻畫出典型的敬順父母的孝心。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孝的觀念中,守候在父母身邊是盡孝的前提,這就是《論語?裏仁》中孔子所說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因此不得不離家在外的詩人們寫下了很多懷念(父)母親的詩歌,這些詩歌有的可能是以思念故鄉為表現的,但是,就像賈平凹在《父母在 故鄉在》中所言:“故鄉是什麽?故鄉就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個故鄉只是壹個名義上的,意義上、字眼上的壹個故鄉。”謝朓在詩中寫到“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望的是父母,是來路。

母親也在故鄉遙望著遊子。唐代詩人聶夷中在《遊子行》中寫到: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故鄉家中的院子裏萱草莖葉碧綠繁茂,花朵風姿綽約,壹陣搖曳壹陣香,而詩人卻流浪在異鄉。無疑,這萱草是母親栽種的,萱草又名忘憂草,是母親用來消解思念兒子之愁的吧!然而,真的能夠如此嗎?詩人思念母親,更令他煩惱的是他無計消解母親對他的思念。壹想到母親倚門盼望詩人歸家的場面,詩人痛徹心扉。“不見萱草花”的意思就是沒有什麽是可以解除母子之間的彼此想念、惦記和牽掛的。“快回來吧,孩子,讓娘親看看!”

這裏講壹點,就是萱草這個意象在寫母親的古詩中是經常出現的。傳說萱草可以使人忘憂,古時君子為國效力,不能經常返家,家人思念至切,於是想到在北堂上種點萱草,以忘思念掛牽之憂。這樣,以萱草指代母親的習慣就流傳下來了。比如元代王冕的《墨萱圖二首?其二》寫到: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思鄉從思母開始,那美麗的萱草,讓思念淒美卻也焦灼:感慨心如搗!多想回去,細細端詳母親的容顏是否在又壹年的風雨霜寒中改變?多想回去,再與她聊聊經年舊事,聽聽她的叮嚀囑托。多想回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常回家看看,莫等到墓上空淚流,就像唐代詩人陳去疾在《西上辭母墳》中所寫:“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壹句早點兒回來,多少期盼,多少牽掛。母親的愛,就是這麽樸實,那分量卻沈甸甸。覺得她嘮叨嗎?絮煩嗎?母親在的時候,壹定要好好珍惜她的愛。

母愛是偉大的,親情是永遠無法割舍的。縱使壹個人落發為僧,斷卻紅塵,他也會對自己的母親念念不忘。宋末元初僧人與恭《思母》詩如下: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出家人六大皆空,本不應該留戀凡塵俗事,但人來到世上感恩念親之情與生俱來,豈能泯滅?此外,這首詩中,蘆花的意象,也是和母親緊密相連的。

我們以孟郊寫母親縫制衣服開始此次關於母親的古代詩歌的閱讀,就也以清代周壽昌含相同意象的詩歌《曬舊衣》結束此次閱讀吧。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三十年前母親做的衣裳尚在,是因為詩人珍惜母親的奉獻,衣領袖襟雖然破了感覺到還有母親的余溫,是因為詩人心裏始終忘不掉母親從小拉著她長大的手上的溫度,想要重新縫補卻不忍拆線,是因為它們是母親辛苦勞作的痕跡呀。此詩中,詩人睹物思母,懷念慈恩,壹絲壹縷,飽含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