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關於送別的詩句 1.贈汪倫詩句送別李白的詩句是那句
壹、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把送給李白的禮物給他送到船上。又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壹陣歌聲。李白回頭壹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壹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壹首詩送給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短短的兩行詩極力贊美了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二、擴展知識:1、原詞欣賞: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作品簡介: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壹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膾炙人口,成為了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壹。
3、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贈汪倫》這首古詩送別的地點是哪裏
這首詩的送別地點是:安徽涇縣桃花潭
贈汪倫
[ 唐·李白 ]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踏地為節拍,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桃花潭水雖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擠離開長安,十年來遊遍大江南北,每到壹個地方,廣泛交結朋友,汪倫就是其中壹個.這首詩寫於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為李白送行.看到這種場面,李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作為感謝。
這首小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贊頌了真摯、深厚的情誼.妙處在於結句的比物手法的運用,將無形的情誼轉換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自然而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百度:
3.有關送別的詩句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分析
《贈汪倫》是壹首著名的送別詩。詩中首先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壹位普通村民對詩人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詩人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壹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自己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4.10首有關送別的古詩(完整)
詩作代表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3.《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4.《贈汪倫》 李白
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7.《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8.《渡荊門送別》 李白
9.《送友人》 李白
10.《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1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2.《別董大》高適
13《易水送別》駱賓王
14.《青門柳》白居易
15.《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16.《憶秦娥》李白
17.《準上與有人別》鄭谷
18.《送別》王維
19.《山中送別》王維
2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送別詩賞析
1.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 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