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我不是物理、生物等專業的畢業生,文中很多觀點可能存在嚴重問題,很多是主觀認知,娛樂化,思維化。為了理解本文的意圖,我們需要先回憶壹下高中課本上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它描述了熱力學過程的不可逆性——孤立系統自發地向熱力學平衡——最大熵狀態演化。
有幾個關鍵點需要註意。首先是不可逆性。當我們提到這個詞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時間。時間不可逆,過去的就過去了。我們不能回到過去改變過去。這是基礎物理中唯壹能區分過去和現在的定律。牛頓定律不好,量子力學不好,20世紀的基本粒子物理不好。如果妳讀過《時間的順序》這本書,妳應該明白,不是時間讓熵增加,而是低熵給了時間。時間的概念根本不存在,但事件壹直在發生。沒有外力,世界只會越來越模糊,熵不斷增加,最後走向滅亡。其次,我們需要了解熵是什麽,不同的領域對它有不同的解釋。化學和熱力學中所謂的熵,是對動力學中不能做功的能量總量的度量,即當整體熵增加時,其做功的能力也降低,熵的度量是能量退化的指標。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壹種系統紊亂的狀態。壹個人,壹個團隊,壹個企業也是有熵的。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壹定是熵增的過程,伴隨著做功能力的下降,最後壹定會走向滅亡。所以要時刻警惕不斷給自己施加外力來抵抗熵的增加。
薛定諤在《什麽是生命》中指出,熵增的過程必然在生命系統中得到反映。換句話說,生命系統中的熵也應該是不斷增加的,只能從有序向無序發展。但從某種角度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抵抗自身熵增加的能力,也就是降低自身熵的能力。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進食行為。我們從食物中汲取“負熵”來維持生命的秩序,也就是“新陳代謝的本質是消除所有生物時時刻刻產生的負熵。”這裏的有序和無序描述的是宏觀狀態。我們平時堅持運動,本質上是為了抵抗身體本身的熵增。壹個人工作能力的下降,說明這個人的精力越來越差。由此可見進化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改變自己,叠代,那麽自然過程就是熵增,就會導致混亂,結果就是倒退。古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與熱力學第二定律密切相關。雖然古人無法通過公式證明,但潛意識已經意識到了這壹點。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這套東西都同樣有效。冥想其實是壹種非常有效的抵抗思想熵增加的方法。白天我們會和很多人交流,不管是面對面還是網上,不管是和家人還是同事,不管是工作上還是興趣上。我們的思想經常是混亂的。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說,同樣的情況會發生很多次。我嘗試每晚固定時間冥想壹天,反思壹天中的壹切,尋找進化和前進的線索。這是從思想上抵制熵增的好辦法。我也強烈建議妳這麽做。我也會找個機會和大家分享壹下有什麽好的打坐方法。
我們再深入壹點。如果單純的抵制熵增,那麽現在大家都知道要抵制,有很多現成的理論和方法供我們學習和實踐。那為什麽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即使我們在同壹個時代做著同樣的事情,還是會有巨大的差距呢?我給出壹個可能的解釋,人和人在時間維度上不可能完全壹樣。首先,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偉大的愛因斯坦已經告訴我們,即使妳能看到我,妳感知的時間也和妳的不壹樣,因為妳看到的是光反射的我,光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現在的物理儀器也足以測量出海平面附近的行走時間比高海拔的行走時間要慢,所以生活在高海拔的人會傾向於顯得蒼老。所以在物理意義上,我們感受到的時間在妳我之間是不壹樣的。我們所擁有的統壹時間概念,只是手機上的壹串數字。而且每個人做事和發展的節奏都不壹樣。我們能聽到很多小小年紀就進中科大少年班的故事,後來都沈寂了。我們也聽過很多前半生普通事業,晚年卻飛速發展的例子。這些都不足以說明我們自己的用處,我們是在看別人的生活。就像我現在沒事的時候經常拿起壹本書壹樣,我也經常在想我為什麽要讀書。壹本書只是別人總結出來的別人的想法,更貼近本文的主題,是他們抵禦自己生命熵增加的有效方式。那我為什麽有時間看?最重要的壹點是,我能從中學習到什麽方法來融入我的生活體系,融入我的方法體系來抵抗熵增。就像我寫這篇文章壹樣,如果妳看到這裏,謝謝妳看我這麽啰嗦,但是妳要想清楚,如果妳不能從我這裏拿走任何東西,妳其實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所以當我們接受任何外界信息的時候,我們應該問問自己,這些是否能幫助我抵抗我的熵增。
在壹片空曠的草原上,妳我能感知的,卻感知不到的,哪怕壹句話都不說,也會有很多無聲的爆炸。請安靜地看著它。
永遠不要停止思考!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