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認包括自然與社會乃至人類與自我在內的壹切認知對象的系統性、沖突性、模糊性和開放性的存在特點。
(2)以直覺頓悟的方式載體而原道,最終達成對自我的感悟與升華。
宋代詩論家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所謂妙悟即是規避或逃離理性邏輯的推理,通過直覺玄覽而捕捉意象,從而在瞬間完成對認知對象之所以存在的透視與領悟。
頓悟,是指詩人以其藝術直覺,面對來自內部或外部刺激,省略了邏輯推理或科學論證的判斷過程,通過感覺器官而對刺激物進行情感、經驗及智性而直接反映的認知結果。
柏格森說,所謂直覺,就是壹種理智的交融,這種交融使人們自己置身於對象之內,以便與其中獨特的、從而是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
詩的直覺思維的過程是意象的選擇與詩歌圖式的構成過程。詩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為了再現直覺感悟而運用壹系列表現技巧,追求直覺世界與自在原相的絕對吻合的純粹藝術。僅僅把眼光凝聚與本體的具象之上而沒有對道的認知與感悟,那麽,詩歌便及易成為簡單而膚淺的詞象羅列。
壹般說來,直覺分為感性直覺、理性直覺、經驗直覺 、智性直覺。
感性直覺,是指認知者通過感覺器官對認知對象的外部表象直觀感知能力。
理性直覺,是指認知者通過感覺器官對認知對象進行多次分析、歸納、推理、判斷的理性認識後所形成的壹種直觀感知能力。
經驗直覺,是指認知者經過無數次事實經驗而驗證了自己對事物的判斷所產生的直觀感知能力。壹個人的意識通過無數次地事實驗證或經過特殊形式的訓練,就會產生壹種超驗的直覺。如,日本著名武士柳生但馬守有壹天在花園裏賞花,突然感到從後面湧過來壹股濃濃的殺氣,而他環顧四周,除了給他拿劍的小侍童外,沒有壹個人,此事讓他大惑不解。原來,那個小侍童見主人專心至誌地賞花,心想:“主人的劍術盡管好,但如果我此時拿劍在後面襲擊他,他恐怕也不能夠防範吧?”就是這樣壹閃而過的想法,竟然被其主人而察覺了。#鈴木大佐、弗洛姆合著《禪與心理分析》第49頁。
智性直覺也即禪意直覺,是指認知者進入智慧境界而對萬事萬物直觀透視壹目了然的認知能力。
詩人處於不同層次的直覺,就具有不同層次的直覺感悟力和表現力。也就是說,詩人的直覺層次越高,其感悟力就越深越廣,其表現力就越新越大。
潛藏與經驗、體驗和觀念背後的理性直覺與情感沖動,以壹種智性結構而擁有大量的具象排列密碼公式,顯現意象的普遍化的理性與情感的雙重特征,構成藝術靈感深層的心理及模式及表現框架。詩人必須通過直覺的頓悟而激發自己創作的靈感,從而將詞語意象變為詩歌的生命器官,通過想象與聯想,喚醒內在精神與外部世界的壹種有機關聯,通過詩歌的詞語意象,我們由詩人的內心世界壹躍而進入自我的外部世界。
直覺孵化靈感,靈感催生直覺。直覺是在知覺和概念之前的心理感知活動,它持續的時間極為短暫,常常只是壹個單純意象的凸起,或者壹個簡單的生活場景的浮現;而靈感是直覺之後的心理體驗,它帶著情緒的亢奮性和緊張感,比直覺中的意緒復雜而強烈。詩人的各種感官被調動起來,思維和記憶更加活躍起來後,許多意象紛至沓來,詩句便從心間泉水壹樣湧出。
詩人以直觀的視覺理解或感悟世界,拋開抽象的概念而喻象地再現詩人內在與外在的多重世界。詩歌的最高境界就是全部再現道於體的自在真相。
詩人將其敏銳的直覺,激昂的熱情、綿延的思想,玄冥的精神自覺地進入對“自我內
在”與外部的探險與挖掘中,通過直觀而進入喻象語言,把生命存在的智慧靈光達成與宇宙萬物的感應與***鳴,在生命的敞顯與澄明中祼露或呈現靈魂歌唱與吶喊的極致,把對道體的感悟轉化為生命的本能再通過詩歌的喻象語言表達出來。
(3)提升自己的智慧,力求感悟真實而深刻,調動壹切表現方法,力求其藝術表現生動而新穎。詩歌的深度與力度,體現了詩人心靈積澱的智慧厚度與重量。詩人的智慧層次決定詩人感悟的深度及其詩歌表現的藝術魅力與境界。也就是說,詩人吸納了多少智慧和達成了哪壹層的智慧,就會創作出多少詩歌和達成了哪壹層面的詩歌。
壹個詩人要想獲得智慧,就必須深深潛入自我的靈魂之核而反觀自我的龐雜之性,通過“天人合壹”的求證中直逼宇宙的真相,在萬事萬物的動靜交替與變化中尋找無數個沖突與和諧的自己,最終達成物我歸壹的圓融境界。智慧是道的顯現。壹個人求得了多大的“道”,也就獲得了多大的智慧。真正的詩人只有保持體驗“現場”的敏銳感,才能越過感情的層面而打開潛意識的深邃通道,在詩歌的載體原道的過程中達成透視萬物的智慧境界。
不同詩人的智性結構,雖然***同追求著理性與情感的交融與契合,但卻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透視自我與外部世界本質屬性而形成的某種抽象圖式,各種經驗、體驗和頓悟所形成的各種觀念積澱於心理,形成對認知刺激的條件反射,構成認知過程的智性圖式。也就是說,詩歌語言的意象與靈性,不僅需要詩人情感與理性雙重的直覺來捕捉,而且還必須經過其審美智性的圖式加以確認與彰顯。
有了這種審美直覺所形成的智性圖式,詩人就可以把許多毫不相關的獨立具象,通過聲、形、神、態的通感鏈接起來而賦予其意象,隨著詩人意識的不斷流動與跳躍,其意念所賦予的喻象便自然而貼切地深入變化,極力展現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駕禦語言的魔力。
真實而準確地再現其深刻的感悟,必須依靠壹定的藝術表現方式來表達喻象語言的新穎比喻。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依照譙達摩所說的後現代浪漫主義、後現代現實主義和後現代先鋒主義的創作方法來表達自己深刻的感悟與新穎的比喻。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說:“第壹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這就是說,新穎的比喻是天才的標誌。而任何壹個奇特的想象與新穎的比喻或是詞句的變異,都必然以詩人提升自己的智慧為前提。因此,詩人只有智慧地把握和創造詩歌,才能堅守其“感悟深與表現真而新”的創作原則。
(4)順從靈感寫作而不做作。詩是本性之韻靈魂之音自然之血意象之流的渾然流瀉與噴發,是靈感噴湧的詞語表達。所謂的靈感是冥思苦想後的豁然開朗,深思熟濾後的奇思妙想,是生活經驗而凝聚的智慧結晶。在靈感沒有襲來之前,詩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會寫出什麽來。因此,真正的詩從來都不是刻意要表現什麽主題與思想,更不能事先按找壹定的理念設定畫面而表現。真正的詩,只是隨著靈感的噴發而冒出來的壹連串莫名其妙的句子罷了。詩只有將澎湃的激情通過心靈的感悟和過濾,才能達成理性的高度。
壹個真正的詩人可以犯任何壹種錯誤,但他唯壹不能犯也不該犯的錯誤就是虛偽和矯情。為了寫詩而寫詩,是對詩歌最大的褻瀆與犯罪。
(5)以尊重自我人格與個性為基點,延伸為尊重每壹位詩歌寫作者的人格與個性,堅守“在詩歌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張揚自我獨立而自由的創作個性。
A、每壹個詩人都不可避免地將自我的個性體驗、知識結構、情感經歷以及欣賞和表達習慣帶入詩歌的創作中,因此在詩歌創作中必須堅守“平等互利與包容”的***享原則。
B、壹個真正的詩人,他的每壹首詩都是他生命整體的動態反映,他每壹瞬間的情感與感悟,都是不可重復的生命體驗。因此,壹個真正的詩人在創作詩歌的時候,必須保持創作瞬間的個性感受,並還原與修復自己內在精神的失記與誤憶。
C、在世俗的紛爭與日常生活的情感事件中,融進了壹個時代的細微情節。鑄造壹種偉大人格,支撐自己為真理而寫作,通過靈性的語言,將其所感悟的壹切轉變為詩。